第617章 所谓标准(2/4)
:"他的主要成果都是在这几年产生的,一些重要论文的积累甚至不如其中一位候选人梁教授的零头。”
很快有人接过话茬:“世界范围内数得着的几个名校包括哈佛、剑桥和斯坦福的植物学系都在研究生课程中采用了他的理论框架。这不是一般的国际认可,而是国际主流学界的接纳。"
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变化着。
程教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你们有些人这是被舆论绑架了!院士评选应该坚持我们自己的标准!"
"什么标准?"一直沉默的资深院士吴老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安静下来,"论资排辈的标准?门户之见的标准?还是说,只有等外国人先认可了,我们才敢认可的标准?"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心上。
林院士环视一周,缓缓道:"我想,我们需要重新评估陆时羡的学术贡献。"
第二天清晨,陆时羡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原来是曲溪用兴奋而又急迫的语气通知他:"刚刚收到来自科学院学部办公室秘书的电话,说我们初审已经通过了。不过现在评审委员会希望我们能补充一些之前提交的答辩材料,特别是围绕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原创新贡献方面的详细情况。"
“我们初步拟好了一份初稿,现在就等你审阅完毕之后传上去复审了。”
陆时羡有些惊讶的点点头:“那行,你先给我拿到办公室来吧,我一会就过来。”
一般而言,是很少出现补材料这种情况的,除非是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争议。
但按照黎平安的说法,在之前这种争议其实并不存在。
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里,陆时羡已然猜到些什么。
......
燕京,一间装修古典幽静的书房里。
一位老人正戴着老式眼镜,坐在书桌上查阅一份文件。
突然,从外面传来三声均匀的叩门声。
“进来吧。”
听见声音,黎平安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