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第617章 所谓标准(1/4)

第617章 所谓标准(1/4)

    仿佛在他们眼中,我们的科研院所全都成了官气十足、衙门做派,评奖评优都不看重学术成果,而是取决于溜须拍马,人情关系。



    而我们的科研人员都是品行清高、学术出众,因为不满国内学术环境,最终导致出走国外,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



    随后,胡扯一通再发出“可悲可叹”的惋惜之语,就吸引了大量自诩“正义和善良人士”上钩,然后加入了对其中一方的攻讦。



    这个说法之所以能够有市场,就是因为过度行政化的原因,导致时有事例发生,为其提供了传播的温床和土壤。



    实际上,除了在文学视角下,现实真的很难发现纯粹的恶和纯粹的善。



    在人才已经成为战略资源的当下,其实国内的科研院所已经尽力在为科研人员提供适宜条件。



    不能否认,国内的学术环境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还有不少人在面临不公平的境遇。



    但是仅仅靠着想象力来捏造事实,从而贩卖所谓的学术潜规则来制造焦虑,以牺牲科学家公信力为代价,获取廉价的流量费。



    这反而是对广大科研人员的一种侮辱。



    实话说,如果可以的话,陆时羡还是更愿意去面对纯粹的科学。



    但老有这种事情发生,他也没有办法。



    没有能力为整个学界正名,但为自己辟个谣,他还是愿意去做的。



    而与此同时,在科学院主楼的会议室里,一场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这完全打乱了我们的评审节奏!"程院士拍着桌子,"难道因为米国人认可他,我们就必须跟着认可吗?"



    "老程,冷静点。"林院士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这不是简单的跟风问题。陆时羡的学术研究水平究竟如何,你我都清楚,如果我们对其视而不见,传出去会显得华国学术界多么狭隘?"



    精神矍铄的一位女评委周院士翻着手中的材料:"他的H指数确实比很多候选人评估的还要高,特别是在国际期刊上的引用量..."



    "我查过了。"另一位评委插话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