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第604章 人情世故(1/4)

第604章 人情世故(1/4)

    原来是万剑敏院士。



    很多人都只知道袁院士,但其实这位也是水稻杂交领域重磅级别的人物,长期从事水稻优异基因的挖掘和分子育种研究工作。



    在做农学研究的学生眼中,他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



    因为是他在国内早期提出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并对它进行了初步实践。



    “万院士您好。”陆时羡打了个招呼,随后切换到大屏幕上的蛋白质结构模型:“我们发现,在特定温度波动下,NbHSP90蛋白的C端会形成一种全新的α-螺旋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显着增强与病毒外壳蛋白的结合能力。”



    随后,他调出一段视频:“这是我们在南江试验田的实地验证结果。经过基因编辑的水稻新品种,在连续三年的田间试验中,对主要水稻病毒的抵抗率达到99.7%,产量提升了约15%。这个品种后来被我们命名为繁缕1号。”



    万剑敏点点头,表示认可,摘下眼镜低下头继续看摆在桌面的材料。



    副组长陈业华院士紧接着问道:“很好,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如何?”



    “植物抗病毒植物遗传育种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了植物自生抗病毒免疫能力,不存在大众认为的对转基因的风险。”陆时羡很快解释道:“与此同时,这种品种的作物栽种之后,对于农药的使用需求是非常小的。这意味着更少的种植成本和更低的生态风险,推广应用潜力非常巨大。”



    很快,另一位专家问到了一个问题:“陆教授,我想问的是,这项技术能否延伸到更多的作物种类?”



    此言一出,整个评审组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抬起头,这个问题算是问到了关键上。



    陆时羡似乎早有准备,很快切换画面:“这是我们在实验室做的实验图像。结果显示,这项技术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在小麦和玉米等作物品种上也有效果。”



    “只是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无法针对这么多品种设计出新品种并进行田间实验。”陆时羡继续说道:“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同仁们的合作来帮助我们完成后面的工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