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从社区医院开始成为国医圣手> 第763章 方去附子(2/3)

第763章 方去附子(2/3)

药知母汤,甘草生姜与麻黄,白术防风炮附子,寒热错杂此方良。 这个方剂主药就是附子,倘若没有附子,这个方剂几乎是无效的,即便是有附子,剂量不足,往往也是无效的,这一点不少名家都有总结。 太阳证是六经辨证之一,源自《伤寒论》,具体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型,临床上,太阳证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太阳经证的主要证候有太阳中风证,比如头痛、发热、出汗、恶风,脉浮缓等表现。有太阳伤寒证,如恶寒发热、头身痛、骨节疼痛、腰痛、无汗或有咳喘、脉浮紧等。 太阳腑证的主要证候有蓄水证,如发热、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进水则呕,小便不通畅,脉浮。有蓄血证,如下腹硬满或急起板结,情绪躁动如要发狂,小便通畅。 《伤寒论》中论述,太阳病为表,说明病邪刚刚侵袭人体,此时发生的病变归入太阳病。 而历节病是中医《金匮要略》中的提法,属于痹症的范畴。在西医当中,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的疾病。 太阳历节病,这就说明患者属于痹症的范畴,但是病邪在表。 云珩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胡学忠倒是觉得对症,只是云珩竟然不用附子,这就让胡学忠有点想不明白了。 看着云珩写好处方,胡学忠这才询问:“云医生,桂枝芍药知母汤贵在附子,你这个方子怎么去了附子?” 这会儿又不是会诊现场,胡学忠也不用顾忌什么,以云珩的小心,胡学忠觉的云珩疏忽的可能性很小,必然是有什么深意。 云珩笑着道:“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这是《伤寒论》里面的。 “桂枝芍药知母汤,针对太阳历节病,确实贵在用附子,患者的病症虽然病属太阳历节病,但是已经有了风从热化的迹象,而附子大热,这个时候是不能用的,所以加了薏苡仁以增强渗湿利弊、止痛拘挛的效果。” 云珩给胡学忠解释道。 “风从热化?” 胡学忠又看了一下云珩的诊断,然后恍然大悟。 “云医生用方果然细致如发。” 胡学忠是彻底服气了。 这个病要是换了胡学忠自己,他也是能诊断清楚的,而且也会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这个方子是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名方。 不过附子是必用的,因为这个方主要就在附子这味药。 胡学忠觉的,不仅仅是他,就是换了大多数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