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黜龙> 第二百零五章 四野行(9)(2/8)

第二百零五章 四野行(9)(2/8)

  张行恍然,却又摇头:“咱们什么时候过过宽松日子?”

    这是实话,十郡一州之地,供养了近五十个营,也就是十万军队,加上负担较轻的屯田兵,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郡一万军队,说穷兵黩武有点过头,但在强调赋税公平的状态下,维持这个军队加上之前大魏的行政体制,也可以说是够辛苦了。

    “问题就在这里。”谢鸣鹤依旧戏谑来笑。“就是一直过不得宽松日子,好不容易这十郡一州内里安定了一年,可以攒钱了,却遇到两个江南贼把河北这边的库房给扫空了。”

    张行摇头不止,联想起最近的争端,他已经猜到是哪些人在这里反复造谣对付陈谢二人了,却只是拎起快子认真宣告:“今天在外面吃面,不比廊下食,聊军政可以,但只是泛泛而谈,凡是有些不妥当的事情和正经事情,只明日台里再讲……还有之前那事,我明日自有决断,不必再说了。”

    陈、谢二人立即点头,然后去吃新面,但座中几名明显不安的人却并未因为这句话稍微安心,因为这个谣言此时看来过于针对,也过于低劣了,尤其是这个反复过程,更显得滑稽,所以无论如何,陈、谢等人都抓到了把柄,而这件事也注定会连累他们,并会影响到最近的严肃争端。

    没错,最近因为代郡、恒山梁郡义军的事情,黜龙帮河北行台这里,忽然爆发了一场争端。

    将陵这里两位重量级的河北籍贯大头领,也就是雄伯南、窦立德,便认为应该接受两郡义军,因为说到底大家都是义军,都是反魏的,而且又主动投效,没有人且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接纳才对。

    但真有人都觉得应该拒绝,陈斌、谢鸣鹤就反对。

    理由也有足足三个。

    首先,隔得远,走西边隔着襄国、赵郡,走东边隔着信都、博陵,没法有效控制。

    其次,是这两家人心不诚、素质也不行。

    代郡两个姓高的还能推脱个什么事发突然,可那个什么恒山的噼山刀,若真存了投靠的心思,最起码可以先派个人过来,但先斩后奏是什么意思?

    结合第一条,说白了,就是借虎皮居多,想白嫖黜龙帮在河北的声望。

    实际上,按照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典型义军作风,反而是要黜龙帮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