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黜龙> 第八十一章 荷戈行(5)(2/10)

第八十一章 荷戈行(5)(2/10)

三人的连署命令接连不断,整个过程还是显得顺利的过了头……最起码跟大家预想中的龙争虎斗不一样,本该爆发激烈矛盾的最高层,更全程没有任何直接冲突。

    事情,也在极短的数日内,便从理论上顺利完成了。

    至于原因嘛,也再简单不过,那就是此番权威大涨的张大龙头在这个过程中几乎做到了完美的公平!

    真的是完美的公平。

    所有牵扯到部队编制的动作,无论是离还是散,又或者是补充降兵和有功的地方部队,他根本就是按照战前在济水那次整军达成的部队编制比例来进行操作的。

    以至于到了进行到调部队往各个要害大城驻扎前、分配降兵后这个步骤时,离狐这里加上北面的王叔勇部,合计三万人,跟当时济水整军后的三万人几乎达成了某种一比一的复刻。

    也就是典型的徐、单、王三大山头各自五千,张、李、雄、翟四个小山头各自三千……

    唯一一个例外在于尚怀志部,但这也没办法,人都死了,而且张大头领主动给了尚怀志弟弟尚怀恩留了一千人,自己拿了两千,却又在名义分别分给了周行范和张金树,让人说不出话来。

    换言之,张大龙头连山头都只拆了半个,还是人家自家塌的,甚至没有去问徐世英和牛达私留的部队数量,也没有对王叔勇和牛达在东平郡、济北郡的小动作多做追究,真真是将头领负责制给贯彻了下来。

    实际上,整个过程中,张大龙头更在意的,似乎还是他不停搞制度创新的那套小玩意……比如说他把地方部队一分为三,并向所有分舵舵主交代了城防军、治安巡逻军、衙役职责明确化的思路,要求他们内部灵活交流,外部职责明确互不干涉云云。

    还比如,他要求结合东郡、济阴郡商业发达的特色,优先保障濮阳-济阴-虞城一线的南北商路通畅,只在出入境和市场内收税,不允许驻郡和各县再行设卡创收等等。

    再比如,要求雄伯南和张金树、柳周臣等头领,完善地方巡视与军法部队的分立,以及对各位头领交代下去降卒先不给正卒待遇,却要担负辅兵任务以节省开支云云。

    他甚至下令,让济水沿岸各城注意疏通河道、加固堤防。

    总之就是,这位大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