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一百三十八章 超子CP破坏研究以及工作会议的报告(1/7)

第一百三十八章 超子CP破坏研究以及工作会议的报告(1/7)

    薛文卓的心情本来很不错,自己在办公室里翘着腿、喝着咖啡、看着电视。田桂林院士过来也招呼了一下。这都没什么大不了。他明明白白的说了,王浩做的程序分析了粒子特性,结果几个人就是一顿质疑,好像他们做了什么错事一样。这就让薛文卓很不爽了。虽然他是个大学教授,也是一个物理学者,可以归在科学家行列中,但科学家也是有脾气的,他们做的数据分析报告明明白白的交了上去,验证也说错误率在0.2%以下,还有什么可质疑的?至于什么‘十年前都做不出来’,并不表示现在做不出来。角谷猜想还不是被王浩教授证明了?王浩教授还有很多数学成果,还研究了很多算法,他做一个程序出来,辅助分析粒子特性有什么大不了?薛文卓也是有脾气的,他带着几个人过去到电脑前,打开程序检验了一下,告诉他们该怎么用,随后没好气的道,“你们不相信就试试吧,就这个程序。”“用程序做检验可以,拷贝代码可不行啊!”薛文卓越想就越觉得郁闷,即便当着田桂林的面,他的语气也有点不好。院士,又怎么样?田桂林是高能所的院士,他是西京交通大学的教授,不是来参与谱仪探测实验,他们根本就完全不相干。几个人发现薛文卓语气不好,倒是也不太在意,他们也知道过来一顿质疑,做的事情有些让人讨厌了。但是,他们就是不相信。其实区别就在于经验和工作履历,几个人都是高能所的专家,从事正负电子对撞机相关的工作,他们一直都在研究,希望利用计算机手段来简化分析过程,结果大部分分析都没有办法利用计算机完成。国际上也是这样。最初的数据大部分都要人工进行分类,计算只能快速筛选出那些比较明显的粒子信号。比如,光子。大部分光子的数据都很明显,只要简单进行筛选,就能把光子筛出去。其他粒子相对就困难了一些,尤其那些相似的粒子,还没有从收集到的信息去直接分辨的方法,还是要靠人工去计算。现在听到王浩设计出一个程序,能够对粒子特性进行筛分,自然感觉非常的不可思议。那是他们一直在做,却没有能做到的事情。接下来几个人就围着电脑上的程序忙个不停,他们输入了一些数据做验证,然后用手动去计算,就发出了很惊奇的讨论,“这组是正确的!”“田院士,这一组也是正确的,其中有一个数据是我计算错了。”“这里有一个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