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长江之心(2/5)
个庞大的项目高速运转。
而他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让公司上下,从最初的敬畏,逐渐转变为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
周总说行,那就一定行;
周总说要改,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与此同时,国际上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一些国外的行业媒体和情报机构,想方设法打探“天龙号”的真实进展和技术细节。
有几家之前在关键零部件供应上对华夏“卡脖子”的外国公司,
态度也开始暧昧起来,甚至主动派人过来,
旁敲侧击地表示可以“友好合作”。
对此,周离的态度是明确的:
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以引进吸收,但绝不能受制于人。
对于那些真正有诚意合作的,可以谈;
对于那些还想拿捏姿态的,直接拒之门外。
“周总,荷兰那家疏浚技术公司又发邮件来了,
暗示可以在新一代泥泵的核心叶轮技术上,给我们一些‘参考’,
但条件是‘天龙号’后续的升级改造,必须由他们主导。”
王浩拿着一份翻译好的邮件,向周离汇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周离头也没抬,继续批阅着文件:
“告诉他们,我们的‘参考资料’已经够多了,就不劳他们费心了。
有那时间,不如多研究研究怎么保住自己那点市场份额。”
王浩咧嘴一笑:
“得嘞!我这就去回。”
他现在是越来越佩服周总这股硬气了。
公司的氛围也因为“天龙号”项目而焕然一新。
以前那种央企子公司常见的按部就班略显沉闷的气氛,
被一种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拼搏精神所取代。
加班成了常态,没有人抱怨。
因为每个人都清楚,他们正在参与一项创造历史的伟业。
食堂的伙食标准提高了不少,各种夜宵点心不断。
这是周离特意交代的,要让大家在拼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公司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