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遗憾(2/7)
是什么成长,都要依靠吃亏才能获得的。所以,赵怀安把队将们都拉到了江边,开始看着工人、匠夫们开始建造浮桥。最先抵达雅州的天平军,实际上早已得到了高骈的军令,让他们到了雅州后就入山砍伐巨木,然后直接顺着青衣江流下来,然后堆积在这片滩地上。所以这会匠人们直接就有现成大木可用,而且都是那种直接可以作为房梁的甲等大木。工人们就用这些大木作为桥梁,然后又用麻草编织了上千条粗麻绳,然后将树木连接起来,然后再装上千斤石头做成的卯,将大木停在水面上,然后再在大木上架设木板,就造好了一座浮桥这是赵怀安看过最大的一座木制浮桥,而且只在数日内就建造完毕。其中固然是匠人们艰苦劳作,没日没夜地干活,也和高骈的调度离不开关系。造桥的各项工作在造桥前就已经被安排好了,无论是大木的准备,还是匠人的调度,木板、铁钉的搜集,都有专人去做。这一刻,赵怀安似乎从高骈身上学到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统帅。望着江面上紧锣密鼓干活的匠人,军将中的高仁厚,有点不解:“使君,我军完全可以乘船南下荣经啊,之前杨帅他们不也是坐船追击的南诏军吗?这建浮桥有点多此一举呀。”赵怀安却多少猜出了高骈的想法,沉吟了会,解释道:“坐船南下固然方便,但和造浮桥不冲突。”说着,赵怀安指着这片浮桥道:“使相在这里架设浮桥,估计是打算水陆并进,而如果全以舟船南下,一旦战事不协,来不及上船,我军就只能从陆路退回雅州,可到时候青衣江上没有浮桥的话,我军就会被堵死在江对面,到时候就糟了。”说完,赵怀安感叹了句:“我以使相有了骄矜气,但如此看来,未虑胜先虑败,使相还是很持重的。”众将们听了赵怀安的解释,才明白过来,纷纷夸赵怀安高见。是的,他们还是在夸赵怀安。这个时候,只赵六嘟哝了句:“也别使相不使相的了,到时候别让咱们继续走陆路就好了。”众将一听,都不说话了。只看前些日在鸡栋关的遭遇,他们怕是要继续走陆路吃灰了。哎,使相怎么就不爱好汉呢?……事实证明,赵六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很快,幕府调发各军的命令就到了,果然,大军分水、陆两道齐并南下。而其中,他们保义都就被安排走水陆,而且安排了足够的战船,将保义都的数百匹战马都一起载着南下了。这下子,保义都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