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 章 自从有了青衣(1/3)
纪长安回到纪府自己的院子里。前厅的客人都已经散了。纪淮今天好高兴,拉着付师兄喝了很多的酒。新京兆府尹是个人才,白日才经历了那样惊心动魄的人叠人的灾难。傍晚时分便安排了京兆府的衙役送喜报,状元与探花的锣鼓,一路从京兆府到纪府。真真把个纪府衬托成了仁善积福,好运连连的人家。人逢喜事,哪个不高兴的?即便纪淮看闻炎峰,心里就像是长了一根刺。可他从小就赤忱,明白这也并非闻炎峰的错。说到底,闻炎峰在他的眼里也只是一个孩子。元锦萱和元家的人作的孽,闻炎峰也并未得到半分的好处。他不仅一直生活在闻家,穷困潦倒,甚至在逃难进入帝都城的过程中还失踪了。光凭这一点,就够值得纪淮对闻炎峰心生同情之心。可他也忘不掉闻炎峰是元锦萱的孩子。这是一种让纪淮很刻骨铭心的怨。于是这样艰难的矛盾心理之下,纪淮对闻炎峰的态度互相抵消,倒显得格外平静。就仿佛闻炎峰,只是一个借住在纪家的穷书生。纪淮不知闻炎峰之前,也不知闻炎峰之后。正常结交罢了。付大儒整个晚上,都在表扬他这个好师弟。对于闻炎峰的身世,付大儒清楚明白。纪淮是他的好师弟,这些年,付大儒将纪淮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即便纪淮予读书一途上毫无天分,做生意也是马马虎虎吊儿郎当。只除了一颗风花雪月的脑子外,这个好师弟似乎什么都不想。纪淮的胸襟,便是他这个做师兄的,怎么都比不上的。甚至有时候,博学多才饱览诗书的付大儒,往往能够从他这位好师弟的身上,学得不少为人处事的态度。用付大儒的一句话来说,或许纪淮这样的人,才能够被称得上真正的大智若愚。别人看纪淮,都觉得他很傻。但凡是个读书人,只要上门求助纪淮。无论文采如何,纪淮都会慷慨解囊。再没有比纪淮更人傻钱多的人了。他半分不衡量,自己投出去的钱是否能够得到对等的回报。哪怕对方只读过几年书,甚至没有正式的老师。穿着一身破烂,半分不像个读书人。纪淮也会给钱。所以纪淮才会显得比任何投资客更为真心。他得到的真心回馈也更多。失去的银钱固然多。可是一颗颗的真心回馈给纪淮的,早已超过了银钱上能够带回来的价值。也是这样的纪淮,能够从元锦萱的欺骗打击中,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他也能够对元锦萱的儿子心怀坦荡,态度平静。世人都嘲笑纪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