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河北发水灾(1/4)
永徽五年六月,正值盛夏时节,中原大地被炎炎烈日炙烤着,暑气蒸腾,热浪滚滚。
入夏以来,河北道地区一直阴雨不断,仿佛老天爷的眼泪怎么也流不完。
漳河和滹沱河的河水在连日的降雨中不断上涨,水势一日高过一日,如脱缰的野马般奔腾咆哮。
六月丙寅日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铅云低垂着,似乎随时都可能压垮这片大地。
沉闷的雷声在天际滚动,像是大地在痛苦地呻吟,又像是天空在愤怒地咆哮。
长安太极殿内,唐高宗李治望着案头加急送来的河北道奏报,眉头紧锁。
奏折上的字迹龙飞凤舞,仿佛是被狂风吹乱的树叶一般,难以辨认。
而且,由于雨水的侵蚀,原本就模糊的墨迹更是变得斑驳不堪,仿佛是被泪水浸湿的宣纸。
“滹沱河于寅时决堤,深州、冀州数县被淹,民房冲毁千余间,百姓流离失所……”
李治皱起眉头,凝视着奏折上的文字,心中涌起一阵沉重的忧虑。
一旁的户部尚书脸色苍白,他颤抖着双手,将另一份文书递到李治面前,声音略微有些发颤地说道:
“陛下,这是各地开仓放粮的存粮记录。若雨势不止,恐怕……”
李治接过文书,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知道,自年初以来,关中、河东等地已经遭受了多处自然灾害,府库的储备本就十分紧张。
如今河北又遭遇如此严重的大水,这无疑给朝廷的救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李治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的群臣,这些大臣们都低着头,似乎都在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
沉默片刻后,李治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说道:
“传旨,令河北道各州府全力救灾,开仓赈济灾民;命工部即刻派人前往,抢修堤坝。”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