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补气血的养生食疗(1/8)
补气血的食养之道:唤醒你身体内在的生机
七月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静静洒在桌面,隔壁桌的年轻女孩捧着一杯热茶,却依然无意识地搓着冰凉的手指。她轻声抱怨:“明明才刚入秋,手脚却凉得像浸过冰水,午休趴一会儿起来,眼前还一阵阵发黑……” 她不知道,这种如影随形的疲惫与畏冷,正是身体深处气血不足的低语。
气血,并非玄虚的中医概念,而是生命活力的真实能量。气,如无形的风,推动血液运行与代谢更新;血,如滋养的河流,为全身带去营养与生机。二者交融,方成就我们饱满的精神、红润的面色与持久的活力。
一、气血不足的信号:身体发出的“低电量”警示
气血亏虚并非一日形成,它常悄然潜入,在生活细节中投下阴影。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便是提醒我们关注内在的“能量储备”:
倦怠如影随形:清晨苏醒便感疲惫,即便睡眠充足,精力也似被抽空,轻微活动便气喘吁吁,只想静卧休养。
面色唇色褪去红润:面色或苍白无华,或萎黄黯淡,唇色淡白,失去自然光泽,指甲盖按压后血色迟迟不归。
畏寒肢冷难驱散: 手足常年不温,尤其秋冬,即便置身暖室,膝盖、后腰仍感寒意侵扰,比旁人更惧冷风。
头晕心悸频扰:体位骤变(如蹲起)或劳累后,眼前发黑、天旋地转;安静时自觉心跳沉重、空落,甚至偶有停顿感。
专注力如雾中行:思绪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常感脑中混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发肤失养现端倪:头发干枯易断、脱落增多;皮肤干燥粗糙,缺乏弹性,甚至出现不明瘀斑。
程序员小杨便是如此。数年来高强度工作与熬夜成为常态,浓咖啡支撑着昼夜颠倒的循环。起初只是加班后略感疲惫,他并未在意。渐渐地,早起镜中脸色越发灰黄,地铁上站立稍久便觉心慌气短,入秋后办公室空调冷风竟让他如坠冰窟。一次项目冲刺后,他伏案起身瞬间眼前一黑,几乎跌倒,这才惊觉身体已发出严重警报。医生诊断明确:长期过劳耗损,气血严重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