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日常养生常识> 第7章 从头补到脚的食谱推荐(2)(1/6)

第7章 从头补到脚的食谱推荐(2)(1/6)

    七、脾胃强健:后天之本的运化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与水湿,胃主受纳腐熟。脾胃虚弱则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湿气内生等症状。山药、小米、南瓜、生姜等食物,能健脾养胃、温中和中。



    健脾养胃核心食材:



    - 山药: 平补脾肺肾三脏,能补气养阴,性质平和。其粘液质能保护胃黏膜,淀粉酶有助于消化。蒸熟后蘸糖或蜂蜜作小食;切片与大米同煮成绵软的山药粥;炖汤或清炒都可以。



    - 小米: 古称"粟",性味甘咸凉,入脾胃肾经。能健脾和胃、滋阴除烦、补虚损。易于消化吸收,被誉为"月子米"、"宝宝米"。熬煮小米粥时,表面浮着的一层细腻"米油",最是养胃气。可加南瓜、红枣同煮以增加风味。



    - 南瓜: 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保护胃黏膜、助消化。富含β-胡萝卜素、果胶(可溶性纤维)。蒸食软糯香甜;煮成南瓜小米粥或南瓜汤;与大米同蒸成南瓜饭都很不错。



    - 生姜: 性温味辛,入脾胃肺经。能温中止呕、散寒解表、化痰止咳。所含的姜辣素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缓解胃寒呕吐、风寒感冒。是日常烹饪的必备食材;受寒或胃部不适时,切几片生姜加红糖煮水热饮(姜枣茶也可以);也可醋泡姜作佐餐小菜。



    忠告: 养脾胃关键在于"守时"与"适度"。三餐要定时定量,勿饥饱无常,尤其要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脾胃负担。饮食温度要适中,忌过烫过冰的食物刺激。细嚼慢咽,以减轻脾胃运化压力。少食生冷寒凉(冰饮、大量生食)、肥甘厚腻(油炸食品、甜腻糕点)及过度辛辣的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脾气健运。



    八、肝胆通达:疏泄与藏血的枢纽



    "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与情志;"肝主藏血",可调节血量。肝气郁结则胁胀闷痛、情绪抑郁、月经不调;肝火上炎则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肝血不足则头晕目涩、肢体麻木。绿色蔬菜、玫瑰花、枸杞、优质蛋白是疏肝养肝的助力。



    疏肝养肝核心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