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高温下如何预防中署(1/6)
盛夏时节,太阳如火如荼地燃烧着,热浪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了城市与乡村。老城厢的巷子里,一位老人摇着蒲扇,汗水仍浸透了衣衫;建筑工地上,工人们裸露的臂膀在烈日下泛着油光,汗水砸在滚烫的钢筋上瞬间蒸发;快递小哥穿梭于楼宇间,脸颊通红,呼吸急促——这,正是高温无声的围猎。
中暑,绝非仅仅是“热得难受”。它是身体在极端高温下,调节体温的精密系统全面崩溃的信号。从最初的头晕、乏力、大量出汗,到核心体温飙升、皮肤灼热干燥、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中暑是一条由轻到重的危险之路。最凶险的热射病,犹如体内燃起看不见的火焰,脏器在高温下迅速衰竭,短短几小时内便可夺人性命。医生们常说:“热射病不是疾病,是灾难。”其凶险程度远超常人想象。
一、环境之盾:打造清凉栖息地
1. 空间降温智慧:
巧借自然之风: 古老智慧依然有效。清晨与傍晚,当户外温度低于室内时,果断打开相对的门窗,让穿堂风带走闷热。在窗户上悬挂湿润的薄纱帘,水分蒸发能有效降低入室风的温度,带来丝丝凉意。
电扇的妙用: 电风扇不只是吹风。在风扇前放置一盆冰水或冷冻的矿泉水瓶,吹出的风会瞬间清凉不少。记住,风扇是对人吹,加速汗液蒸发散热;空调则是对空间降温,两者目的不同。避免电扇长时间直吹头部或身体某一部位,以防着凉。
空调的理性之道: 空调温度不必过低,26-28℃是舒适与节能的平衡点。关键在除湿,湿度降低,体感温度会显着下降。定期清洁滤网,避免细菌滋生引发“空调病”。从酷热室外进入空调房,先在门厅缓冲几分钟,给身体适应温差的时间。
2. 物理隔绝热源:
遮阳为先:强烈的阳光直射是室内升温的元凶。使用遮光性好的窗帘(尤其是西晒窗户)、反光窗帘或在窗外安装遮阳棚、竹帘,能有效阻挡热量侵入。老旧小区的居民常在窗外挂上湿草帘,既遮阳又通过水分蒸发降温。
减少内热: 高温时段尽量减少使用烤箱、灶台等大功率发热电器。烹饪选择清晨或傍晚,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