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354章 法正其人(2/4)

第354章 法正其人(2/4)

为臣下的角度观之,有这样的怀疑也不是不能理解。



    若非单纯嫉妒,亦是警示之言。



    毕竟他又不知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事。



    若能着意训诫,令其省悟,未尝不可给他一个机会。



    只是断不可使丞相受半点委屈。



    其次,孔明自立说,是刘琰提出的观点。



    而除了刘琰,会不会还有其他人有这般想法?



    只是没说出来。



    莫若借刘琰之事,晓谕百僚,令大家对孔明先生放下疑虑之心。



    所以,刘备的选择是:将刘琰暂置死狱,细数其状,而待诸葛军师得归,由诸葛军师处理。



    刘备了解诸葛亮,断不会将其杀之。



    而会请求我放他一命。



    彼时,当显孔明先生宽仁厚德,气量恢弘,非奸佞之辈,众人自当对其心悦诚服。



    我亦于众人面前,显信其志。



    经此一事,必歪风大减。



    若再有疑诸葛军师怀自立之心者,无需其自辩,我当亲诛之。



    思至此,刘备将自己的想法说与阿斗。



    阿斗沉思过后,亦赞同此言:“还是父亲思虑周详,既还相父清白,又为相父博取名德,乃善计也。”



    刘备颔首道:“然刘琰辱没皇威之事,亦须戒备。我当劝诫三位夫人,日后勿令大臣妻眷入宫,以杜流言。”



    阿斗摇头道:“父王,此非三位母妃之事,乃儿臣第四位主母所为也。”



    刘备一怔:“还……还有第四位主母?”



    阿斗点点头,脑海中又回忆起前世之事,神色间也增添许多温存。



    自父亲故去后,相父连年北伐。



    幸得这位嫡母常加教导,待我视如己出。



    阿斗自对其亦心有怀念。



    今与父亲提起,便多说几句:



    “父入主益州之后,两位主母俱逝,三娘归至东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