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换质之事,曹操再问贾文和(2/4)
刘联盟。
而吾许都暗害国太之举,孙权于情于理皆当与吾为雠,自愿与许都为敌。
这还是好的。
倘若刘备知国太身死,一怒之下,斩夏侯惇来个以尸换尸又当如何?
届时孙刘联盟亦不可阻,许都反失一肱股重臣。
要知道,吴国太身处许都,故有重大的政治价值。
然其返吴之举,唯系于孙氏名节,于江东国力无甚裨益。
相比较之下,拿夏侯惇的命换吴国太的命实在得不偿失。
而这其中,亦有事由连贾文和亦未能料定。
比如,吴国太本身的脾性。
或在贾诩看来,当世女子俱无烈性。
又或者,丞相才情俱佳,久居许都自无自戕之意。
曹操与吴国太相处良久,甚知其脾性。
你可断言此女识见浅陋,器识凡庸,易被人好言好语所蒙骗,所利用。
但你绝不能说她非江东忠烈之辈。
曹操动之以情,喻之以理,一意示以结好江东之态,彼乃与操互为知己。
若操稍有灭江东之念,此女必遽然反目,与操势不两立,虽死勿留曹营!
所以,一旦吴国太发觉饮食有异,必能猜出曹操所想,当立刻自戕以绝曹操离间之计。
这是曹操对吴国太的看法。
再者。
贾诩或未深谙夏侯惇于孟德心中之分量。
盖其以为,天下众人皆可为其所利用。
丞相乃当世枭雄,有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岂会以兄弟之情轻置心间哉?
诚然,曹操虽有此言,亦有枭雄之姿,然其亦非铁石心肠,纵有军令,岂能真置跟随自己的肱股兄弟于不顾?
曹操摇了摇头:“文和,此非良策。”
贾诩一怔,缓缓的抬起了头,他又给曹操提了一个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