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汉官> 第25章 以史为鉴【4.5K】(4/8)

第25章 以史为鉴【4.5K】(4/8)

点了点头,而后详细解释道:“民屯之制,可令五十人为一屯,设屯长;十屯为一镇,设劝农使。由县中供给马牛、农具,待收获时十税五,无需服其他徭役。”



    闻听此言,戏志才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他是见识过苦日子的,自然知道当下大汉朝的小农黔首的压力有多大。



    别看当下的田赋为「三十税一」,但却依旧不断有小农卖田为奴。



    为何?还不是其他徭役赋税太多了,普通小农实在无法承担。



    实际上这些奴客在耕种豪强之田时,一般都要见税十五,也就是对半分,并且豪强可不提供什么马牛、农具,往往都需要自家承担。



    可即便如此,对于那些失地黔首来说已经算不错了。



    所以只有那些不知民之穷苦者,才会感慨黔首小民不知礼节荣辱。



    “那军屯呢?该用何制?”



    “军屯大致类同民屯。”只见魏哲驾轻就熟道:“可令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一屯,设屯长;两屯一曲,设假军侯;五曲一部,两部一营,设假司马。由县中供给马牛、农具,待收获时官四私六,无需服其他徭役。”



    说到这里,魏哲补充道:“若无意外,屯田营地不变,凡军屯者俱为屯兵,且耕且战,驻守一方。”



    之所以用军制编户,就是为了在战时便于指挥。



    简单来说,就是让农兵一边戍守,一边屯田。



    “屯兵与屯民?”



    听到这里,戏志才顿时忍不住拍案叫绝。



    “明公实乃王佐之才也!”



    戏志才越往深里思量就越觉得魏哲此策妙不可言。



    “不仅如此,屯兵与屯民亦可上下流通,以做奖惩。”只见戏志才目光炯炯的说道:“屯民未必无胆,屯兵亦未必斗志不变,如此能战者、愿战者便可多食,善战者则可提拔入正卒之列!”



    听他这么一分析,倒是让魏哲又发现了一项妙处。



    不错,这缝合后的屯田制便是魏哲参考府兵制与卫所制的成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