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二百一十六章 立威大会,初代蓝军营成立(5/10)

第二百一十六章 立威大会,初代蓝军营成立(5/10)

单位摒弃所有心思,一心集训,备战西北。”

    “同志们,是否明白?”

    “明白!!”

    现场的干部倒也挺配合,统一挺身,异口同声的回应。

    “好,现在开始开会。”

    “我只简单说三点,会议解散后,各单位三个小时用来筹备,而后继续出发前往黄龙王沟。”

    “第一。”

    陈默转身这下两个大字:营建。

    “咱们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信息化要求的方面比较多,集训期间,全营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最短时间内,形成积极良好训练氛围。”

    “提高协同合成效率,至于针对信息化训法,战法,以及作训模式,辅战单位怎么配合,这些我后续会详细去布置。”

    “同志们,接下来咱们很多方面的训练,都要发生改变,要建立围绕电磁权,电子侦察权,制息权为首要,咱们时间不多,所以抓紧扭转机械化的老旧思想,现代战争记住一点,就是围绕后勤,指挥,通讯,进行超视距打击。”

    “各连长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认识并熟悉其下辖所有同志,同样,还要跟友邻单位搞好关系。”

    “别以为我是在危言耸听,集训一旦开始,由于我们体系并不完整,在场很多连长,除了车载电台之外,恐怕每人最少也要同时携带三部对讲机,沟通不同单位进行作战。”

    “相互之间不熟悉,这个沟通你们就做不到。”

    听着陈默的第一点要求。

    在场的众多军官,就忍不住吞了吞口水,一个车载电台就足以指挥一个连,要是加上最少三部对讲机。

    那也就是说,一个连长不光要盯着自己的协同,还要随时呼叫其他单位进行配合。

    指挥能力稍微不足的干部,怕是就玩不转了。

    哪怕在场,还有人不太明白什么是信息化体系,但至少,在此刻,已经意识到集训所需要的信息密集程度,绝对会让人头皮发麻。

    甚至有不少干部,眉头都已经紧紧皱起,这种协同听起来容易,但凡会指挥,懂指挥的人就会明白。

    那基本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

    从团级单位开始,为什么会有参谋团?包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