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二百一十章 掌控战场,人屠之名初显威(3/11)

第二百一十章 掌控战场,人屠之名初显威(3/11)

核心的战术分队,独立完成中低空域的反拒止,也就是面对武装直升机,永远都会处于被动状态。

    而各单元的战场控制,目前仍以密集通讯手段来完成协同。

    达不到后世,合成部队那种可以通过士兵配备北斗单兵定位器,来精确定位战时战场位置的程度。

    信息化依靠的就是科技,科技才是第一战斗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陈默看过《论信息化战》的机密档案,他很清楚,眼下这个阶段,京都军部之所以要在野战部队进行信息建设的单元合成化,其宗旨,只是为了应付局部烈度战争。

    但这种思想,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陈默个人清楚,未来外部形势会导致内部复兴加速,军事方面出现剧烈变化。

    复兴速度过快,必然会触动外部神经。

    世界第一和第二之间,永远无法调和,这也可以叫做结构性矛盾。

    抛开一切表面,单纯的说,那就是针对生存空间的争夺,这也是贸易体系战争的本质原因。

    崛起,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而国运,更不是一蹴而成。

    最现实的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不就是新老列强的空间争夺战,还有殖民地争夺战,以汉斯为首的列强,用陆权挑战落日为核心的老牌海权列强。

    汉斯找到了挑战方法。

    而这个方法,才是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并不是那场表面的刺杀事件。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

    汉斯联合数个国家,准备修建一条跨越多个国家,辐射大量人口区域,直到中亚的贸易铁路大动脉。

    综合当时的情况。

    仔细想想就跟目前国内采用的方式一模一样,用同一种方式去加强陆权。

    历史总在重复,区别只是在于现在有了大杀器的存在,平衡了一些因素。

    但大杀器,并不代表绝对安全,形势在突围之前只会更加恶劣。

    不过,外部再凶险,怕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么大一个国家,十几亿人,要吃饭,要活的好,就得咬牙往前走,中间会有牺牲,会有流血,就是这么简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