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糕的亲情味(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1/4)
·老家的水磨年糕是用当年新产的晚梗米制作。每年晚稻成熟之后,老家就会想办法寄来中州。这是一种情感的纽带,似乎在告诉母亲,即便在千里之外,也不要忘记家乡在那里。母亲每次收到打磨好的晚梗米时,眼中总会有一种牵肠挂肚的思绪……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叫乡愁。·晚梗米经过浸泡,磨粉,蒸粉,搡捣。沉寂了一年的工具,重又焕发新生。稻米的分子也在这一道道的工序中重组。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捣后的米粉团,在铺板上揉压成型。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便承载了江南家庭世世代代传承的手艺……·年糕的做法有很多。蒸、炒、煎、炸、烩……每一种做法,都凝聚了母亲的奇思妙想,以及对于家庭和子女的热爱。每年的新年到来之前,母亲都会做好上百斤的年糕,而后储藏在冬水里。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有时晚起来不及做饭,会简单的烹制一下,搭配蔬菜或者鱼蟹,就变成一道既能吃饱的主食,又是美味的菜肴。祖祖辈辈,千余年来,总是如此。·除夕,一家人围坐餐桌。这样的团聚,一年里只有难得的几次。餐桌上自然少不了我最喜欢的年糕,父亲和母亲眼角的笑意,比年糕更加美味,甜糯。·如今,母亲已经年迈,不再制作年糕。机器制作的年糕方便而又快捷,但童年这份手工制作的温度,永远沉淀为流淌在我内心的味道。那不仅仅是稻米的清香,更是华国人五千年以来,血脉的牵绊。……这一晚,刘进的大脑非常清醒。舌尖的解说词,在他的修改下,变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写的很舒服。原本几百个字的解说词,在他的扩充之下,增加到了三五千字,写完仍意犹未尽。于是,他又在文档上打下了:自然的馈赠。终究是年纪大了,快三十岁之后,总会有些疲乏。加之今天又跑了一个下午,确实有点疲惫。在打下标题之后,他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于是脱了衣服,便倒在了床上。这一觉,刘进睡的很香甜。他梦到了小时候,陪着母亲制作年糕的日子!一睁眼,已经九点了。刘进爬起来,洗漱了一下之后,穿着宽松的睡衣,在大窗前坐下,又画了一阵子漫画。十一点,他换上衣服。而这时候,哥哥的电话打进了客房,他已经到达酒店大堂。又给餐厅打了个电话,确认脆皮猪肘已经在烹制。他这才下楼,和哥哥在大堂汇合。“梅姑,好久不见。”刘进看到了梅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