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讲两句(3/5)
不会平白无故的来,是卖了我们生产出来的钢铁才有的。”
众人疯狂点头。
“所以厂里不是没钱,只是没现金,钱就在库房里放着,而且已经放很久了。那些钢材就是咱们的工资,就是咱们的安置费!”
“我不想去掰扯为啥钢卷卖不掉了,咱也没当过领导,咱不能张嘴就来是吧。但是,厂里没钱,难道不是应该想着怎么把仓库里那一吨吨的钢卷想法子卖掉嘛,卖了钢卷,大伙儿的安置费和工资不就有了?钢卷躺库房里,可不会自己变成钱啊。”
楼上有人说道:“老周,你这话没毛病,但是销售科那群人要是有本事卖,那不早卖了嘛,哪儿还用得着咱们在这儿干着急啊。”
“就是,他们要能卖早就卖了。”
“再说了,咱们总不能拿钢卷抵钱吧。那玩意儿拿又拿不动,拿回来也没啥用啊。”
众人七嘴八舌起来。
周建国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他们卖不了,我能卖!”
“真的假的?”众人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周建国,咱们都知根知底的,你就是个开叉车的,你哪儿来的门路卖钢卷啊。”有个中年男人忍不住喊道。
“是,没错,我周建国是没啥本事,但我弟弟周建业有啊。他在南方自己开公司,当大老板,认识的人多了去了,连外国佬都跟他做生意。”
这话,是周奕让他这么说的,因为周奕深谙人性,知道就算说破天去,最后还是实力和地位来说,没后者,前者就是镜花水月。
所以得扯一张虎皮,拉一面大旗。
三叔在南方做生意这事,得益于母亲这么多年的“宣传”,二钢的邻居们多多少少也都知道,只不过具体什么情况谁都不清楚。
周奕知道,靠父亲一个人是不够的,毕竟父亲一没背景二没声望,所以当“大老板”的弟弟才是关键。
人群中立刻窃窃私语起来。
“好像是听张秋霞提起过,说是在南方混得挺好。”
“我上回听他们家老爷子也说过。”
“我上次好像看见了,跟他们家周奕在一块儿,穿得挺气派的。”
周建国说:“我弟弟建业,现在已经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