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270章 名不虚传,李相智激周郎(1/7)

第270章 名不虚传,李相智激周郎(1/7)

    却说诸葛亮南下,在江夏见到了荆州长公子刘琦。一面筹备反攻荆州的工作,一面又使人联系在夏口的周瑜。此次南下虽带来了五万军马,但主要倚靠的还是陈元龙的淮南水军。因为要制荆州,必制江陵。江陵是整个中国南方的交通大枢纽,因为它身处汉水、长江、扬水、夏水、湘水等诸多水道的黄金分割点。长江上游的三峡航道,由于江窄水急且多有险滩,为了便于安全行驶船体普遍比较小。只有出了夷陵之后,长江才会开始变得豁然开朗。关二爷的水军陆战两栖特种部队,就是在这里练出来的。所以,看似诸葛亮五万大军十分强盛,但真正倚赖的还是水军为主。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操战败虽是多方面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不仅仅是东吴这边是水军。彼时的刘备在荆州也收服了大量水军,从而能够适应南方的水土。不然,北方来再多人马,也只能成为忝头。如此一来,周瑜手中的两万江东水军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这就是周瑜敢来谈判的底气,也是其所代表的东吴方面能拿出来的最好筹码。诸葛亮在听到这个数字后,也是大为满意,但面上仍不动声色。“……周都督知曹操已下江南,至襄阳否?”“……已知。”“哦?那不知道都督对此有何高见?”诸葛亮望着周瑜,启唇问。周瑜则淡然地表示:“今齐王已安本土,曹操败于河北,尚未整顿器械人马。”“便欲南下,来争疆场,又岂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乎?”“况马超尚在并州,韩遂亦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之地争衡,非曹操之所长也。”“操尽驱魏国之士众,远涉江湖于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皆为用兵之至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吾料之必败全矣。”从一开始听说曹操南下,周瑜就认定曹操会以失败告终。其所分析之点,基本与诸葛亮相吻合。大致就是觉得曹操刚刚在河北战败,还没恢复元气,就跑来跟东吴、大齐争荆州。齐国方面,也不过才派了五万人马。其中主要是以淮南水军为主。淮南兵基本是能够适应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的。剩下的徐州兵,也拣选的是精壮之士。即便害病,至少还能抗一抗。何况军中还有防疫高手张仲景,及其培养的学徒在,肯定是能够顶一顶的。可站在曹操视角,他不来争不行。一步输,步步输。如果不是因为刘景升的突然病逝,曹操可能会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