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193章 关公封侯震三辅,文丑大兵围曹刘(2/8)

第193章 关公封侯震三辅,文丑大兵围曹刘(2/8)

在为由,拒不接受,甚至称病辞官离开了刘表。桓阶不喜刘表,是因为他杀了自己的举主孙坚。于是回了自己的老家长沙。由于张仲景辞官归乡去了徐州,长沙太守早已易主。此时的长沙太守乃荆州南阳人张羡也。他先后担任过零陵、桂阳的太守。然后又顶替张仲景,任长沙太守。由于张羡爱民如子,多行仁政,故在江淮一带深得民心。荆南诸郡皆服张羡,而不服刘表。兼之张羡性格倔强不顺,刘表甚薄其为人,不待之以礼。而张羡也因此怨恨刘表。故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羡本人已有割据称霸之意。刘表亦知张羡心怀不轨,故将他连续调任去了数个地方。通过这种调任,就是为了使张羡得不到拥趸,也不能成为地方上的割据政权。但令刘表没想到的是,张羡竟真的只用了几年任期,就笼络了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的人心。并且这荆南四郡在张羡的治理下,竟迎来了数年的丰收,百姓皆颂其德。刘表主要用蔡、蒯、庞、黄四大世家帮助他治理荆州,然四大世家皆控制富裕的荆北。对荆南的控制力并不强。当刘表宣布荆州全境支持河北时,张羡忽然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起事的好机会。趁着刘表专注于中原战事,在荆南掀起反叛,必然成事!然张羡实力毕竟远弱于刘表,对起兵一事甚是迟疑,故召桓阶过来商议。“刘表虚名无实,占据荆楚,却不思进取。”“数年来,除偏安一隅之外,并无任何建树。”“今荆南之民皆爱戴于我,我欲取刘表代之久矣。”“奈何刘表兵力甚众,若冒然举事,只恐不智。”“君为智者,请为我献策一二。”张羡毫不避讳地,将自己内心想要造反的想法告知了桓阶。桓阶本就不喜刘表,见手握掌兵的张羡欲在荆南起事,偷刘表的屁股。这是他乐见其成的。故一本正经,有条不紊地为张羡分析道:“……禀府君,夫举事不以义为本者,未有不败者也。”“故齐桓公率诸侯以尊周,晋文公逐叔带以纳王。”“今袁绍反此明理,而刘牧应之,此非取祸之道乎?”桓阶倒不是非要在袁绍与曹刘之间选择后者,只是因为刘表既然应了前者。为了反对刘表,他就要支持后者。“明府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桓阶信誓旦旦地说道。“……然则,何向而可?”张羡认真问。桓阶一捋胡须,认真分析道:“今河南虽然势弱,却也是仗义起兵。”“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