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289章 赵福生(2/3)

第289章 赵福生(2/3)

,微臣没什么大的本事,家中世世代代皆为农民,自幼便跟随长辈在那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只懂得与泥土为伴,在那一方方田亩之中耕种之事。”“微臣家中有一块试验田,乃是臣自己亲手一锄一镐开辟打理的。”“自贞观十年起,臣便一直在这块田中进行各类作物种植实验。”“臣曾听闻陛下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语照亮臣前行的道路,故而臣始终秉持此念,不敢有丝毫懈怠。”“臣在试验田中所用的皆是经过精心挑选与培育的肥田沃土,且每日悉心照料,不敢有半分疏忽。”“贞观十年时,红薯每亩产量可达十五石,那丰硕的成果曾让臣满心欢喜。”“土豆产量为十石,玉米产量大概不到六石。而我大唐原本广泛种植的水稻、小麦、粟等作物,每亩产量不过两石左右。”“陛下,可直至今年,情况却大为不妙。”“在那三块试验田中,除了玉米产量尚算稳定,其他作物产量竟是每年递减。”“红薯的产量如今只剩下八石,而土豆的那块实验地更是惨不忍睹,已然颗粒无收!”“无论臣尝试种植何种作物,皆无法在那片土地上存活。”“农业部每年虽会翻换新的肥土用于种植,却因事务繁杂,对此事并不知晓详情。”“臣此前也曾将此事上奏,想必陛下政务繁忙,尚未得见。臣经多方探究思索,已有结论。”“土豆的那块试验田之所以如此,并非土豆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长期种植土豆,土地已然失去了肥力,变得如同荒地一般贫瘠,毫无生机与活力。”“陛下试想,若是我大唐大规模增加土豆种植面积,那么不出十年,这些土地恐怕都将面临颗粒无收的绝境啊!”赵福生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土地的深情眷恋和对庄稼的深切忧虑,说得情真意切,可谓字字珠玑。朝堂上的大臣们听闻赵福生这一番话,皆面露惊愕之色,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那嗡嗡的低语声在大殿中回荡。李承乾嘴角似笑非笑地微微上扬,那笑容里藏着对眼前之人的赞赏,看着赵福生说道:“你是不是此前向上汇报过,但是农业部的高层没有人理会你?”“所以你今日无奈之下,不得不在朝堂上提出来,可是如此?”赵福生微微点头,神色坦然,毫无畏惧与隐瞒之意,应道:“陛下所言极是。”“哈哈哈。”李承乾朗笑出声。“这个问题正是如今农业部需要全力攻克的难题,农业部那些老臣们,自然是无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