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竹乡散记(2/3)
广传的经典便没有问题。“林尽水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良田桑竹、青山流水,遂携族人归隐,不闻岁月、常伴安然。梦醒以为真,驱船赶路探寻竹乡,未果乃还,众人皆笑其痴,不思改、时常寻,待病终、渐无人知。”周元拿着书册边敲手、边朗诵,仿佛从中得到了什么线索。杜翊以为他要犯前人的错误,赶忙开口解释。“周兄,竹乡记的描述虽像秘境,但其中细节经不起推敲。你我皆知秘境能容纳的人数有限,并且其内遍布妖魔,常人乱入必死。祝公笔下的采药人若真入秘境,以何手段将全族引入,又以何手段清除秘境妖魔。”“另外,历朝历代的秘境探查使,都会查验各类奇闻异事。若竹乡真的存在,也早该被找出了。”在杜翊看来,这些名声广传的典籍故事不知被多少人验证过,基本不会出现遗漏。更别说这篇竹乡记漏洞颇多,本就是寄情散记,不可能与秘境有联系。“杜兄言之有理,但此文有明显悔改之意,符合少年不藏、老年多隐的特征,又在京师三辅之地,不可不察。不知文中记载的区域有无村落,祝公又是何年之人。”见周元起了兴趣,杜翊也不再劝说,索性离京城不远,去看看也无妨。“文中记载村镇早已不在,但那块区域有人居住,仰仗祝公名望,称为竹乡,多有文人雅客去访。至于祝公的生年,却是说不清了,有说他是一千多年前的人,也有人说至少是两千年前。”“为何生年无法估算,可是史料不全,无法考证。”“确实如此,王朝更替人亡书焚,许多事情皆无法详细考证了。”定下目标后,便该实地探索了。随着申报文书的上呈,大魏朝廷许诺的护卫队很快抵达了羽林左营卫。其中有40级魏武卒两名、35级耀武锐士两名,其余六人皆是正常人类武者。但有两位人类武者的身份比较特殊,一位是五十余岁的老道人、一位是校事府的缇骑。周元自募的队友只有杜翊一人,羽林营又塞了两位将官充当护卫。剩余的六个名额他准备用作交易,但现在还卖不上什么价钱,需要他带队做出一些成绩后,才能坐地起价。不过在这一切开始之前,他还需要说些什么,来确定领导地位。“元本布衣、耕与桥西,幸入军营、习武晋身。现陛下命我探查秘境,信任有加、恩赐众多,故不敢推辞。但我亦不敢保证能探出秘境,使诸君有功可享,为此若长期无功,诸君可递交辞呈、自行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