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山水行记> 第472章 洞庭击楫(2/3)

第472章 洞庭击楫(2/3)

水上功夫了得,就勉强在他的提议下,给了个中人王的称号。”



    “那这么说,杨老祖天下第二,你们四人并列天下第一喽?”浑三语带讥讽。



    “可不敢这么说。”张老樵正色道,“天下之大,一山更比一山高。当时龙虎山张家、少林都没去,而且江湖上未知的门派众多,我们岂敢妄称天下第一?”



    “看来您老平时总吹嘘自己武功天下第一,原来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宛儿捂嘴笑道。



    “这话说的!”张老樵不开心了,“我老头子目前不还没见过打得过我的吗?所以,这么论,天下第一也没毛病。”



    敢情天下第一的评判标准是这么来的。



    “樵老,那时候的人间佛是否戴白色无脸面具?”宛儿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戴,他面具后面长什么样我老头子从来就没见过,而且洞庭击楫前,我老头子在江湖中也没听过有人间佛这么一号人物。”



    宛儿这么问,是觉得人间佛和宙院似乎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杨老祖为何寿命不永?”浑三又问了一遍,“而且您说,孔门衍圣公端木易、敦煌人间佛和您年岁差不多,那当时的酆都崔判官,不是如今的酆都崔判官喽?”



    张老樵喝了一口茶,点了点头:“现在的酆都崔判官确实不是当年的崔判官。他们每一代的传承自有体系,类似于藏传佛教寻找转世灵童。”



    “转世灵童?”



    “没错。”张老樵继续说道:乌思藏佛教噶玛噶举派首领圆寂后,会推举一幼童为转世继承人,酆都崔判官的继承,跟这个差不多。”



    “是何方法呢?”宛儿产生了兴趣。



    “什么方法,我老头子哪知道?那是他们酆都的事!”张老樵看宛儿兴致有些减弱,解释道:“我真不知,不过以乌思藏佛教噶玛噶举派为例,有按遗嘱的、有按预言的,也有按征兆和观湖幻景的,还有什么神谕、辨认上一代遗物,总之挺麻烦。”



    宛儿“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至于为何杨幺寿命不永,那得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