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山水行记> 第414章 形式主义(2/3)

第414章 形式主义(2/3)

 崇祯帝听后,不仅没觉得哪不对,反而心有欣欣然。



    据历史真实记载,崇祯帝每月的伙食费,除去厨料等杂项外,仍有一千零四十六两白银,周皇后每月三百六十两八钱,田、袁二妃各一百六十四两,皇太子一百五十四两九钱,定、永二王各一百二十两。这样算来,崇祯帝亲近的人,每月的伙食费就有两千多两。



    两千多两银子啊!我在第一百四十三章说过,崇祯元年左右,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百五十斤米。两千多两银子,有心的读者可以算算,这得值多少斤米!



    在穿上,一般皇帝的衣服,都是一次性的,依照旧制,皇帝的内外衣裳都是穿过一次就不能再用了。可是,崇祯帝觉得可惜,经常换洗,而且在非礼仪的场合,都穿素色袍服。



    崇祯帝规定,袍服大袖一律只留一尺五寸,以节约绸布,不但他自己如此,而且还定为天下共式,一改之前士大夫们宽袍大袖的习惯。



    平时用的金玉器皿,崇祯帝也给换成了瓷器,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换成了用木胎做的漆器。



    可是你崇祯帝换就换吧,至少也得是无印良品的那种简约风吧?不,瓷器,少不了景德镇的极品细瓷,宋代的官、均、哥、定,漆器也大多是重染精雕,这价值根本不在原来的金玉器皿之下。



    都是形式主义。



    在崇祯帝的影响下,宫中也一改往日的浮华风气。



    皇后周氏夏天带头穿不加绣饰的素白衫。于是,其他嫔妃宫女们也纷纷效仿起来,不过,为了跳色,素白衫里,还要衬上红色的里衣,如此一来,更加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皇后周氏,还让江南织造处给宫里送来了一批纺车。她让宫女们集体纺线,岂料,宫女们屡学不会,最后这些纺车都被当成劈柴烧了。



    皇后周氏这么做,其实是投崇祯帝所好,为了和田、袁二妃争宠。因为田、袁二妃天生丽质,肤如凝脂,再加上崇祯帝以前明确说过,宫中女眷浓妆艳抹,浑似庙中鬼脸。



    这些个形式主义,怎么能真正解决朝廷的财政赤字?省下的羊毛,最后还不是入了崇祯帝的内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