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强-6面临下马,拯救比涡扇-10A性能好的涡扇-6G(2/6)
过,在刘德宝跟张鸣秋两人不讲原则的信任状态下,也只是想想。“继续改进涡扇-6?”在宋总的安排下,谢威见到了涡扇-6跟涡扇-10总师张恩和。由于来之前就已经知道谢威的情况,对谢威能做出的决定,张总并没有怀疑。“对。虽然我们也需要更大推力的发动机,但是目前国内根本提供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对涡扇-6进行改进……”谢威诚恳地点头。“我们有个准备开拓外贸市场的项目,将会以涡扇-6G作为动力。”一旁的宋总补充着。“谢威,你了解涡扇-6的情况吗?”张总并没有因为涡扇-6有了新的适配对象就高兴,而是严肃地问谢威。了解!实在是太了解了。可以说,涡扇-6虽然最终下马,但这是整个中国涡扇发动机的真正起点,不同于由涡喷-6发动机为原型改进、取消加力燃烧室并增加后风扇,形成单转子结构的涡扇-5发动机,涡扇-6则是双轴涡扇,加力推力设计指标121.5千牛。设计指标是达到了。但是涡扇-6最终依然下马,关键原因就在于稳定性跟可靠性无法保障,实际测试过程中问题不断出现,闭门实验中使用寿命不足100小时。谢威能不了解么?“65年完成技术论证工作,历经三次上马,五次转移生产制造地……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完成3个批次6台试验机,第4批次的4台刚开始制造对吧?这次的制造,包含WS-6甲跟WS-6G……”在张总的注视下,谢威简洁地说出了涡扇-6研发历程。“歼-9已经下马,涡扇-6的装配对象就只剩下强-6了。不过,以目前的情况看,强-6的结果也不会太好,在78年三机部提出用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替代研制进度滞后的涡扇-6,强-6陆孝彭总师向三机部提交斯贝发动机不适合的分析报告……上级跟空军已经转而支持歼轰-7……”谢威越说,张恩和越心惊。这些消息都是属于机密,很多参与到项目中的人都不一定清楚。宋总见他的目光中满是惊疑,投去了自己的眼神:我给你说,这小子跟寻常年轻人不同,与上面关系很好,掌握着不少消息。“强-6虽然尚未下马,却因为所面临的无法突破的技术问题,结局是可想而知的。没有了适配对象,涡扇-6的命运基本上也就注定了。”“为何这么说?”知道原因,张总还是想问问谢威这个年轻人的看法,或是说谢威了解多少内情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