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243 没有部队首长能拒绝99大改坦克(2/6)

243 没有部队首长能拒绝99大改坦克(2/6)

目都有了?”到了招待所,三人没让招待所食堂安排晚饭,直接要了开水,就着咸菜啃他们路上没吃完的馒头。卫长城一边啃馒头,一边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不来,还真不知道哈工大有些什么项目,尤其是不少项目都是国内最先进的。“各个学校也都是搞前沿技术的研究,没有具体项目,他们却直接上搞项目……”另外一名叫王能军的人也皱着眉头。倒不是馒头不好吃,咸菜不爽口。感觉他们到了一个假的哈工大。难怪哈工大天天嚷嚷着缺钱。那些专门搞相关装备研究的项目,有上级财政拨款,都缺经费呢。“在哈军工成立前,哈工大是国内第一军工院校,尤其苏联对我们工业援助时,这里更是全国培养骨干工程师的地方……后来哈军工成立,从哈工大划拨走了差不多一半的骨干教师,一些军工院系也被并入哈军工……”对于学校的历史,尤利华还是清楚的。“难不成,哈工大是想要恢复当年哈军工的荣光?”王能军一愣,脱口而出。“不只是恢复当年哈军工的荣光,从哈军工拆分南迁后,哈工大的校长就开始奔着超越哈军工去的……在没有自主立项政策之前,他们就在自筹经费搞一些项目跟课题,有了自主立项权,就开始放飞自我了……也就是这原因,才导致哈军工现在财务状况一团糟,所有校长逮着机会就要钱……”“……”两人不知道说什么。李瑞校长之前的校长,他们不熟悉,也没有听到多少。可李瑞校长的名声,在部队那边都不好,不只是因为李瑞校长要钱,还是撒泼打滚地要钱,不给钱不走的那种。“可上面交代的……”“目前国家一切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军费不断削减,裁军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先进军事项目已经因为经费匮乏而陷入停滞,基本上注定会下马……哈工大现在这样,或许能拯救一批项目……”尤利华叹了一口气。要不是如此,怎么可能部队就派他们三人来哈工大?“尤主任,停了经费的项目,都是经过评估,指标过高、基础配套不足、所需经费太大、所需时间太长啊。”卫长城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尤利华。大批尖端军事装备项目是否下马,目前部队内部的争论声音也非常大。这跟哈工大可没什么关系。尤利华看了一眼卫长城,并没有跟他争论,咽下口里的馒头,喝了一口水,才说道:“哈工大跟巴基斯坦的坦克合作项目,技术指标虽然已经有了,他们为了经费,很可能会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