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红外技术一代跃三代,过年用空空导弹跟靶机放烟花(2/6)
李瑞这老家伙,自己能不知道么?关键老头连辩解的机会都没给自己。非得赶骡子上架。“赖教授、石教授,能说说目前咱们项目情况吗?”谢威没有先回答,希望先了解项目情况,确定究竟是霹雳几,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霹雳-1是国内第一款空空导弹,仿制苏联K-5的型号,属于雷达型的全天候空空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受限于技术水平,这款导弹内部采用电子管技术。限于歼-6的机载雷达作用距离不到10公里,搜索转为自动跟踪距离只有3.2公里,可发射导弹距离为2.5公里,导弹射程不超过4.5公里。在74年就已经被淘汰。根据AIM-9得来的霹雳-2,是目前空军主力格斗导弹。霹雳-3是鉴于霹雳-2性能不足,为了给歼-8配套,专门改进导引头性能,增大导引头作用距离,改善对目标截获/跟踪能力,增大升力面积,以此来提升制导精度、攻击能力等的空对空导弹。目前尚未获得设计定型,甚至处在定型就落后的尴尬局面。霹雳-4,以AIM-7麻雀为基础自主设计,同样因为技术原因,到现在应该是样弹都没完成,反正同样是一款研发成功就落后的东西。霹雳-5是对霹雳-2的改进,从原本的被动红外制导改为半主动雷达+被动红外制导,还要好几年才定型,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空军战机的主力格斗弹。各种早期型号,刚才谢威都已经从脑海中过了一遍。他不确定学校搞的是哪一款。不同的导弹,制导系统不同,侧重点不一样。“霹雳-4项目,主要由612研究所设计研发,学校承担的工作主要是改进控制系统、提升制导能力……”霹雳-4!那款定型就落后,根据在猴子战场上得到的AIM-7麻雀残骸仿制改进而来的空对空导弹!麻雀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服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从诞生一直到90年代,衍生多个型号,一直是西方空军的主力格斗弹。国内搞的,不只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还有被动红外制导。两种制导方式,任何一种在落后的电子技术水平下,都无法展现出先进的性能。何况,现如今的被动红外导引头使用非制冷硫化铅这种灵敏度度底材料,信号处理使用的还是模拟电路……由于硫化铅探测器的灵敏度低,只能探测飞机尾喷口,最大作用距离也仅仅只有5公里左右;再加上采用动力陀螺式跟踪稳定平台,跟踪范围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