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隋朝的棋局> 第六百一十五章 水力设施(2/3)

第六百一十五章 水力设施(2/3)

后很便宜卖给了各个造船工场,导致几个月后民船价格普遍降低。船只对江南百姓就像后世家里的汽车一样,是家家户户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百姓们趁机购买民船,很多货运商行也纷纷扩张船只数量,这就直接推动了江南货运业的发展。回来几天,萧夏基本上没什么事,除了享受家庭生活,他也会上街了解一下民情。这天上午,萧夏带着孩子们去码头看大象,江南运河疏浚后,建安郡送来的两千头大象并没有被送回去,而是被分配各个码头和船场做事。京口的码头有三百多头大象,数量最多,而且上个月多了一头小象,一下子吸引了大量孩童,取名为可可,这是京口方言,就是一小坨的意思。今天萧夏有空专门带自己的孩子来码头看小象。“爹爹,我们都看过可可两次了!”大女儿杨君君抱着父亲的胳膊笑道。萧夏笑道:“你们都看过了啊!那怎么今天还想看?”“我们就想让爹爹陪我们看。”原来如此,这时,萧夏忽然看见远处聚集了大量百姓,都在参观十几座木房子,萧夏问亲兵道:“那边是做什么?”一名亲兵知情,连忙道:“那边是一个姓曹的商人利用水力也做各种事情,磨面、榨油之类,不需要人力,大家都感到很惊奇。”萧夏顿时有了兴趣,对张乔和崔眉道:“你们先带小家伙去看小象,我去看看那边的水力设施,马上就来找你们。”杨君君噘嘴道:“爹爹又丢下我们了!”萧夏搂着两个女儿笑道:“爹爹保证马上就来找你们!”数十名女护卫保护着马车去了码头,萧夏则带着几名亲兵来到了水力新工场。水力新工场开设在京口的长江边,一推出轰动全城,百姓和商人都纷纷跑来看热闹。东主是一个姓曹的商人,他在江边搭建了十几座木屋,利用水力来磨面、碾米、榨油和轧绵。实际上就是造了几只大木轮,木轮转动带动小的木轮转动,最后利用江水动力带动各种机器转动。商人叫做曹幼嗣,毗陵郡人,年约四十岁,身材富态,看起来非常精明能干。晋王殿下亲自视察,让曹幼嗣深感荣幸,他一路陪同萧夏参观的水力工场。“小人受祖父影响,从小就喜欢研究这种非人力畜力的机器,去年小人在建安郡看见工人用人力轧绵,将木绵籽从绵团里剥出来,小人就想到用水力来轧绵,回来后在家乡晋陵县研究,做了一个水力的铜制轧绵机,效果不错,可惜家乡的水力不够,小人就想到了长江,就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