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天下归一尽在今岁(4k)(2/5)
霸流氓,令百姓生活安然,开垦荒废田亩,经几年平稳度日,才能说步入正轨。而生活富庶了,对生活有了希望,人口自然便会繁衍。说着,张虞念起一事,问道:“去岁自下释奴诏以来,地方州郡情况何如?”“禀陛下,经户部近来统计,释奴诏颁布以来,共析三十一万余口。依陛下诏书,准奴自行归乡,发授田亩。无家者三女为一户,二男为一户,男授百亩之田,女授四十亩耕田,以便赋税征守。”杜畿说道。张唐既以户征收赋税,无妻子或无丈夫的男女会在官府的安排下搭伙,以便共纳赋税。而凡有在籍的人口,官府必须为其授田。如丁男、中男授田一百亩,成女授田四十亩,其中女子田亩随婚嫁而流转。一户之家盖有田一百四十亩,如有子女成丁者,官府会依照人口再授田亩。如一户有田一百四亩,依照户级制归属于下中或下上户,而下下户一般是寡妇或授田在六十亩以下的家庭。律法虽规定了授田制,但天下诸郡人地矛盾不同,如中原地区寡有人烟,每户得田数肯定够数。蜀中少经兵事,其人口稠密,授田数会有所不同。“今岁政令不变,继续推行释奴令。并下诏于中原各州郡,凡建有坞堡者,需一一拆除,不准自留。如明岁末而未拆者,以私藏甲兵,蓄意谋逆罪惩治。”张虞沉声说道。“臣领命!”杜畿应道。依照设计三等九级户差制之初,因担心向大户征收太多赋税而引起反抗。故张虞采纳贾诩的计策,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以便让大户缴纳更多户赋。而想让大户不敢对抗朝廷,关键在于是否拆除坞堡。凡得国正者的王朝,无不核查田亩,并检索人口。但闹出比较大的风波,大体唯刘秀的度田事件。刘秀度田引起的叛乱,在他强硬的手段下虽说被镇压,但深究为何贼乱会扩大,或许与大族自恃坞堡有关。后续隋唐开国皇帝,无不在天下初安之时,便下诏拆除坞堡,后续大索貌阅,推行输籍法。而朱元璋更为激进些,让兵卒上门核验,用朱元璋的话说,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来做军。不管张虞后续采用哪种方案,今下都必须让豪强、大族拆除坞堡,以便朝廷加强对地方大族的控制。张虞环顾众人,问道:“今下可另有要事上报?”“陛下,事关南征之事,臣尚有疑虑!”田丰持笏板出列,说道。“卿有何疑虑,但说无妨!”张虞说道。“禀陛下,自去岁我军袭扰东南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