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270章 千窑难成一器(3/4)

第270章 千窑难成一器(3/4)


    “子建兄今天有来店里吗?”张好好问道。



    “掌柜的刚到店。”刘淑芬答道:“现在正在后院清洗两个瓷碗呢。”



    “这是又入手了什么宝贝?”张好好好奇道。



    “我也不清楚。”刘淑芬摇头:“听掌柜的说,是什么千窑难成一器的宝贝。”



    此话一出,张好好脱口而出道:“釉里红!!!”



    “少爷,什么是釉里红啊?”刘淑芬却是毫不知情。



    “就是一种瓷器的装饰手法,创烧于元代时期的景德镇。”张好好解释道。



    “它系用铜红料在瓷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后在一千三百度左右的温度中进行烧制。”



    “不过釉里红烧造技术极难掌握,尤其是铜元素对炉窑的温度和还原气氛要求非常严格。”



    “一旦烧制温度低了,就烧不出那抹动人的红。”



    “而温度高了,颜色就飞了。”



    “所以,烧制釉里红的温度,只允许出现的偏差仅仅只有十度左右。”



    听到这,刘淑芬忍不住开口问道:“少爷,您说这釉里红要在一千三百度左右的高温下才能烧制出来,那这十度的偏差要如何控制阿?”



    “这就需要窑工们的丰富经验了。”张好好解释道:“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炉内的火苗来判断温度。”



    “只是这种判断还是有误差,这就直接导致釉里红瓷器失败率极高,且一直无法大规模生产。”



    “所以才有了“千窑难成一器”的说法。”



    “原来这名称是这么来的啊。”刘淑芬露出恍然之色:“少爷,您懂得可真多。”



    “跟你们掌柜的相比,还差远了。”张好好摇头道:“也不知道子建兄得到的那两个瓷碗是哪朝哪代的釉里红。”



    “先不跟你聊了,我进去看看。”



    就在张好好脚步刚动,就看到曹子建拿着两个碗从后院走了出来。



    经过一番清洗,两只碗釉面泛着的红褐色显得更加格外动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