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没有买卖,就没有偷窃(3/4)
它也是华国陶瓷史上烧制历史最长、窑场数量最多、窑业规模最大、销售范围最广的青瓷名窑。
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长达1600多年。
南宋中期以后,龙泉窑开始完全形成自身的特点。
以粉青和梅子青釉闻名于世。
这两种釉都是龙泉青瓷中最名贵的品种。
曹子建记得,就明前这种类型的宋代龙泉窑小纸槌瓶,还在51年的时候,被脚盆国指定为他们的国宝。
深吸一口气,将这纸槌瓶放了回去,曹子建打开了最后一个盒子。
跟第三个盒子里的物品一模一样。
也是一件宋代龙泉窑小纸槌瓶。
曹子建发现,除了三卷淳化阁帖外,其他三样东西都十分小巧。
显然是太监们为了携带方便出宫,特地挑选之物。
压下心头的激动,曹子建朝着老鸨问道:“将这些东西交给你的人有说价格吗?”
“有的,左老板。”老鸨这就笑着答道:“他们说,这三卷书籍,每本三百大洋。”
“这青花杯子,则是九百大洋。”
“至于这一对瓶子,则要八百大洋。”
便宜,太便宜了。
这价格曹子建完全可以接受。
不过....
他要好好询问一番,才决定给不给这个钱。
“对了,你知道我什么身份嘛?”曹子建问道。
“听我爱郎提过,他说您不是华国人,好像是从东洋那边过来的。”老鸨答道。
“既然知道,那你们还肯将东西卖给我?”曹子建笑着问道。
“就因为您不是本国人,我们才敢跟您做这个交易阿。”老鸨答道。
曹子建一下就听出了对方的话外之意。
之所以选择外国人出手宫里的东西,并不是说华国人不懂。
恰恰相反,而是太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