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我要感谢生命中每一位应该感谢的人!(4/16)
种程度上他的言行已经不止是代表自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表了整个华夏民族。
至于西方人大概只会认为,咦?那个人取得了一些了不起成就,哦,他也许很棒,我们应该恭喜他,为他鼓掌。不过他也就是个人而已,他再厉害,也只能代表他自己,跟我并没有什么关系,哪怕我们是一个小区的邻居。
甚至在这个人没有对我们有实质性帮助之前,如果社区出面搞什么欢迎仪式,还会被认为是在浪费他们这些纳税人的钱.…….…………
这就是区别,也是流量的区别。
所以其实本来这届世界代数几何大会就已经有不少华夏媒体在默默关注,也纷纷派遣了记者打算报导这次大会。原因无他,毕竟这次大会有华夏一位十六岁的数学天才,在大会做三十分钟报告。
当然,重视程度其实也并不高。
因为之前这些记者已经基本都确定过了,这次乔喻的三十分钟报告是在一个分会场进行,而不是主会场。这意味著只有感兴趣的数学家才会去听,毕竟分会场的报告会通常都是十几场,甚至几十场同时进行的。参会的教授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去听取报告,并参加讨论。
现场照片再怎么修饰,也不会让人太过震撼。
甚至一些关注度低的报告会只有寥寥几人参加也是有可能的。
哪怕乔喻的报告会,参与的数学家很多,但如果都是东方面孔,也很难引起太大的轰动。毕竟华夏人现在对这块的阈值很高的。
尤其是所谓世界级的会议上,乔喻的报告吸引的都是东方面孔的教授,大家不但不会觉得骄傲,甚至会觉得参会的教授大概是在压力下被安排了任务。当然这也不能怪普罗大众。
之前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太过消耗人们的信心了,以至于免疫力变强了。
所以之前哪怕接到了报导的任务,确定要参与报导这次会议的华夏记者们大都也不是很上心。甚至其中许多人根本就没打算去现场。
反正这种注定翻不起什么风浪的新闻,到时候随便引用一下其他人的报导,在网上截取一些现场的图片去掉水印应付一下就行了。甚至直接用别人的图片问题也不大。
注定火不起来的新闻,人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