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工业萌芽(3/5)
自行发展,速度实在是太慢了。“遵命!”众官员忐忑的回答道。安南都护府和大虞境内差距太大,以往地方治理的核心——士绅地主,在这里根本不存在。如果硬要说士绅,跟着李牧崛起的军功集团,勉强能够算士绅预备役。不过这仅仅只是一种可能,都护府授予的土地,禁止民间私自交易。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唯有到战场上去拼杀。按照都护府法令,军功田和口粮田免税,其他一应苛捐杂税也没有。地方衙门要收税,只能从工商制造业想办法。从头到尾,都是对大虞现有体系的颠覆。如果不是李牧给了他们官当,大家早就破口大骂,安南都护府离经叛道。不过既然做了都护府的官,立场也随着身份被动改变。如果不离经叛道,他们这些人也没机会身居高位。尽管现在大家的官职前面,都加了“代理”二字,可代理是能够转正的。现在面临的困难,到了未来某个时刻,就会成为大家的功绩。开疆扩土,永远都是英雄男儿最大的浪漫。……磨合团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顶尖文官团队,也不是天生的。相比个人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还是团队风气。如果从一开始,就植入了务实的观念,那么队伍的整体作风就是务实。倘若一开始就盛行空谈,那么无论后期如何努力,都改变不了底色。大虞就是最好的例子,自从空谈理论占据主流之后,就再也拉不回去。并非文人们都是傻子,不知道空谈误国,纯粹是利益驱动。务实是需要做事的,做事就要承担政治风险。反倒是夸夸其谈,更容易捞取名望,还不需要承担责任。尹左二人成名之后,空谈之风就吹向了全国。永宁帝对两人的重用,进一步带坏了官场风气。后面两人卷入逆案,遭到了清洗,但造成的后果却无法改变。训斥完人之后,李牧把注意力收回到了报表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先后接收难民四十余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这些新移民的加入,让安南的人口结构,逐步走向正常化。人口增加的同时,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前面军功田发放了两千多万亩,后续的百姓口粮田,也划分出去了上千万亩。大量流放罪囚组成的屯垦军团,也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不同于后世,现在的安南,只被开发了一部分。随着屯垦军团的扩建,以及移民数量的增加,开垦出来的熟田迅速被瓜分一空。后来者想要土地,那就只能去开荒。在开荒政策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