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蜀中新政(3/7)
在地方上会遭到士绅抵制。在离任前强行推动,那是他想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不奢望这些措施一直持续下去,只要短时间内让朝廷和百姓受益,就算是改革成功。功成身退之后,后续怎么发展,就和他没关系了。可惜这点儿面子,蜀中士绅也不愿意给。抱怨归抱怨,但对云师爷提议的甩锅下一任,他还是没有拒绝。双方本就分属两大阵营,不故意挖几个坑给下一任,都算是有节操的。留下一些麻烦,根本不算什么。……重庆府。“侯爷,徐阁老邀请您去成都府,完成权力交接。学生听说,徐阁老捣鼓的蜀地新政遭遇挫折。此时邀请您过去,恐怕是想要甩锅。”中年师爷委婉的提醒道。涉及到当朝阁老,他的身份还没资格评论。不过作为幕僚,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周先生说的不错,这倒是像他们的作风。可惜徐文岳错估了形势,他推进不下去,不等于老夫也推动不了,注定是白忙活一场!”李原嘲讽道。改革遭遇士绅集团抵制,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前面在湖广推广税制改革的时候,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区别在于他除了可以调动地方官员外,麾下还有一支和士绅没有利益往来的军队。当刀架在了脖子上,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好商量。事实上,湖广税制改革他只是亮了一下武力,并没有大开杀戒,当地士绅就妥协了。毕竟,改革只是损害部分士绅的利益,并没有波及整个群体。家中无人从商的,甚至感受不到改革的影响。相比之下,徐文岳的蜀地新政,得罪的人更多。把无主之地收归国有,看似没有直接触及士绅的利益,实际上却动了人家的命根子。朝廷尝到了甜头,这些土地就不会再次流出来,搞不好皇帝还会萌生出土地国有的念头。就算不这么极端,仅仅只是不断罚没犯罪份子土地,也会改变土地所有结构,逐步压缩士绅的活动空间。倘若朝廷出台点儿刺激措施,地方官为了政绩,也会狠抓地方势力的不法行为。类似的操作,历史上是发生过的。尤其是西汉时期,皇帝就经常派出酷吏,打压地方豪强。士绅们虽然靠功名装裱过,但本质上没有改变。朝廷只要肯查,九成以上的士绅家族,都能够找到违法乱纪之事。“侯爷,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徐阁老在地方任职期间,也是以强硬著称。这次选择妥协,既是因为他即将离任,也是捅的篓子太大。土地是士绅们命根子,谁碰都会惹一身的麻烦。此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