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压力决定效力(1/5)
南京城。“伪朝大军来势汹汹,诸位爱卿可有破敌之策?”看着手中的求援信,傅皓轩一脸疲惫的问道。哪怕知道朝廷会在秋后发起江南会战,提前做出了准备,大战爆发后还是超出了预料。官军多线出击,搞得吴国上下疲于奔命。对吴国来说,任何一处战场,都至关重要。在义军中他们是最强的,可是相较于大虞朝,他们的战略空间依旧狭小。任何战场失利,都会丢城失地,进一步压缩他们的战略空间。虽说在天下争夺中,可以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怎奈吴国输不起。内心深处,傅皓轩都有些后悔仓促扩军。大扩军之后,吴国总兵力再次突破百万。新兵战斗力有限,军事实力没增加多少,后勤压力却是倍增。以有限的疆域,养活这么多军队,吴国财政根本支撑不起。“陛下,自古骄兵必败。伪朝大军狂妄不知收敛,居然敢分兵深入,这是他们最大的破绽。敌人如此不知死活,那么就成全他们。末将提议,以安庆为诱饵,吃掉分兵突进的两股敌军。”武穆侯方羽轩率先开口提议道。作为从广西就跟着傅皓轩的老班底,他非常清楚皇帝现在想要什么。全面发起反击不现实,吴国若是有这份能力,也不会一开始就采取防守战略。不过防守,不等于就要一直固守城池。在局部地区进行反击,给敌军予以重创,同样是不错的选择。战绩如何不重要,关键是要打破敌军的不败神话。单纯从纸面实力上看,吴军并不官军弱。战场上表现的如此吃力,很大承担上是被吓的。义军上下听到李牧的名字,心里就先输了三分。这一点南昌守军,最有发言权。守将向清虹,在吴国中也是能排上号的大将,尤其以擅守著称。当初在攻略南直隶的时候,他率领三千兵马,就挡住了数万官军的进攻。现在李牧率领一镇兵马围城,城中的五万大军,硬是不敢动弹。求援信一封接一封的往回发,就是没有想过反击。不是向清虹胆小,而是吴国所有老将,遇上李牧都是这表现。敢出去对阵的,多半都是没吃过亏,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没有办法,这是名将的震慑力,拥有一系列的战绩背书。从广西一路打到现在,李牧以少胜多是常态。带着一万多官军,追着几十万义军打,就跟玩儿似的。哪怕吴军战斗力,比白莲圣国时期强了不少,可之前留下的心理阴影却挥之不去。光李牧一个人能打也就罢了,更糟糕的是他带出来的人,对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