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复山河> 第二百三十二章、战火起(2/5)

第二百三十二章、战火起(2/5)

来,必须抓紧时间叫苦卖惨。对解决问题来说,实际效果为零,可架不住永宁帝就吃这套。让皇帝看到困难,才知道他在做事。倘若遇到问题,就闷头自己想办法解决,谁知道户部的苦啊!在外界眼中,户部可是天下一等一的肥衙门。别的不说,光各种经费划拨过程中产生的漂没,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年征收的赋税,同样是捞钱的好机会。粮食布匹质量是否合格,白银的成色问题,都是户部官员说了算。各省想要过关,少不了花钱打点。同下面的衙门一样,入库的税款,从来都是只能多不能少,美其名曰“火耗”。典型的富官穷衙门。户部上下的弊病,庞承杰这位尚书自然是一清二楚。不过知道归知道,他却无力进行改变。一旦掀开盖子,那就站在了官僚集团的对立面。户部那么多的事,总需要有人去落实执行。没有下面官员的配合,什么事都做不了。弹劾的一众大员,就是最好的例子。徐文岳没有触及官员的利益,只是被御史们喷无能渎职。舞阳侯任命李牧担任三省联军主将,打破了压制武将的默契,就被弹劾任人唯亲、培植党羽。这还算轻松的,前些日子弹劾的内容更狠,直接说他包藏祸心,妄图聚众谋反。一直到九江沦陷的消息传来,江南地区的文官为了自家利益,突然转变了立场。随着这些官员倒戈,文官集团在打压武将的立场上,也出现了短暂的分歧。一部分文官主张,继续打压武将,绝不能给他们翻身的机会。同样也有一部分人主张,暂时对武将进行松绑。等平息了叛乱后,再逐步收紧缰绳。随着叛军的做大,出身中原地区的官员也感受到了威胁。“暂时松绑”的声音,在朝堂上渐渐占据上风。毕竟,武将在规则体系内,可以通过规则进行压制,这些是他们熟悉的玩法。白莲教叛军则不一样,人家玩的是九族消消乐。一上来就大开杀戒,根本不给大家留活路。受此主流观念的影响,针对舞阳侯的弹劾依旧在继续,但罪名却是越来越轻。辽东督师鲍志勇就麻烦了,前线日子进京面圣,被皇帝的真诚感动坏了,回去就严查走私贸易。大虞现在缺粮,控制粮食外流,妥妥的利国利民。单纯从利润上来说,粮食出口那点儿利润,肯定赶不上走私盐铁茶叶丝绸。看似正确的操作,却不小心捅了马蜂窝。北虏为了获取足够的粮食,强制做出规定:想要在辽东做走私贸易,就必须搭配相应的粮食和铁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