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单于的苦恼(2/4)
人过去看着,天元帝是不会放心的。三家现在看似声势相当,背后的真实实力,差距却非常悬殊。作为老牌勋贵,景李两家在军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不是舞阳侯能比的。如果不是天元帝开口,根本就不会带这种暴发户外戚玩。并非看不起人,纯粹是大虞外戚的政治寿命太短。尤其是在皇帝身体不好的情况下,如果兄终弟及,舞阳侯还能再过一次外戚瘾。倘若天元帝从宗室中过继子嗣,太后变成了太皇太后,中间还夹着一个皇太后。为了新皇的权威,也不会让太皇太后临朝听政。进入辅政大臣时代,那就只剩下一个响亮名头。识趣的话,赶紧退下来,慢一步全身而退都难。这是太祖皇帝的锅,为了限制外戚做大,规定秀女必须出自民间。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即便是皇帝想要扶持外戚,也很难扶持起来。事实上,勋贵集团的衰落,同样是太祖皇帝干的好事。不光制定了严格的爵位继承制度,还打破了勋贵镇守边疆的传统。更狠的是捣鼓出了“禁武臣预民事”和“以文统武”两大措施。看着有威胁的政治力量,全部被限制了一个遍。以至于文官集团崛起之后,皇帝缺乏和他们打擂台的力量,只能扶持宦官冲锋陷阵。此时推动三家结盟,搞不好还有太后的意思。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总得给母族留下一条后路。如果猜测正确的话,接下来三家还会继续联姻,以增强捆绑力度。双方也算各取所需。勋贵需要外戚的政治影响力,以保障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外戚需要勋贵的武力支持,让空架子看起来充满力量。三家结成联盟,未来就算遭遇变局,手中也有牌可打。换个历史时期,这种组合都是皇帝的眼中钉,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皇权更替。????极端情况下,玩玩废立君主,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大虞的国情不一样,最强的军事力量在九边将门手中。勋贵身上枷锁太多,看似在军中影响力不小,却没能将触手伸向九边。属于手中有武力,武力值又不够强的那种。单独一家勋贵在军中的影响力,都只是集中在某片区域,根本没法辐射到全国。抱团的勋贵才算一股政治力量,单独一家拿出来,都只有被文官欺负的份儿。自大虞开国到现在,出现过文官权倾朝野,也出现过宦官权倾朝野,就是没见勋贵外戚表演过。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如果战事进展顺利,过继宗室子弟继承大统。辅政大臣光宦官和内阁不够稳定,这就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