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复山河> 第三十三章、阉党损招(2/3)

第三十三章、阉党损招(2/3)

。基本上每次朝会,都是文官们互撕。除非牵扯到自己负责部分,不然武将们一般不发言。宦官在这上面同样吃亏,经常看到左光恩被迫舌战群儒,然后被喷到自闭。难怪搞文官的时候,阉党那么积极。光在朝堂上受的委屈,换谁都会进行报复。……“退朝!”太监的声音响起,李牧知道又是没有结果的一天。朝堂上还没争出一个结果,犯官们已经先一步踏上了流放之路。不满也没用,有锦衣卫亲自押送,刚从诏狱中出来的他们根本不敢扎刺。最悲催的还是那帮士子,一时热血上头去喊了几嗓子,就被革去功名,加入到流放队伍中。随着大量的犯官家属离开,原本拥挤的牢房再次清闲起来。千户所经费充足,李牧直接下令加盖了一排牢房,直觉告诉他未来肯定会派上用场。“大人,外面来了一名举子,自称是您聘请的师爷。”严书吏低声汇报道,眉宇间还流露出一丝羡慕。同在衙门之中任职,书吏还是有朝廷正式编制的,但实际地位却远不及一名师爷。李牧师爷空缺的时候,他这个书吏干了部分师爷的活儿,在衙门中的地位是直线上升。就算是入了品的官员,见到他也是客客气气的。现在正主过来了,往后这种好日子,怕是就要到此为止。“带他进来吧!”李牧平静的说道。对这位姗姗来迟的师爷,他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期待。绍兴距离京城一千多公里,如果走陆路的确实需要不短的时间,但中间有一条大运河。他可是找自家叔父打过招呼,只要人到了码头,无论是官船,还是民间商船都会搭载一程。如果有心的话,在一个月前,人就该抵达京师的。那会儿党争正处于最激烈状态,经常有官员被捕入狱。拖到尘埃落定才过来,多半是在观望局势。趋于利害,人之常情。换成李牧自己,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先行观望。人还是要用的,但必须要考验一番。与忠诚度无关,雇佣关系本来就是异常一场交易,不能奢望太多。考验主要是针对政治眼光。在大虞官场上混,政治眼光比个人能力更重要。因为讯息差,导致政治误判可以理解。倘若本身政治眼光就不行,那么能力再强,也只能是一名幕僚,不能成为谋主。转瞬的功夫,严书吏就领着一名身着青色圆领服的中年书生,走了进来。“学生,兰林杰拜见千户大人!”没等兰林杰把礼行完,李牧急忙一把拖住,笑呵呵的回应道:“兰先生,可是让我好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