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94章:三月之期(2/6)

第394章:三月之期(2/6)

些事情,而是有些感叹道:“房相莫要太过辛劳,当多多歇息。”

    若是其他官员,听闻此言自然诚惶诚恐,会想着是不是陛下要敲打自己。

    但房玄龄不会这么想,因为他真的已经年迈了。

    历史上的房玄龄,便是在贞观二十二年去世,享寿六十。

    而今已是贞观二十年。

    实际上现在的房玄龄,已经感受到身体大不如从前,一些小病小痛,都有熬不住的感受。

    这让房玄龄已经生出了致仕的想法,但他很清楚,这个时候,无法请辞。

    因为陛下需要他。

    只是房玄龄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谢陛下关心。”

    房玄龄没有多说什么,便也直接坐在椅子上,少许轻松了些。

    因为陛下恩赐,所以房玄龄可乘轿入宫。

    但也感觉很是体累。

    靠在椅子上,要放松不少。

    这让房玄龄想起,这椅子的发明,还是太子。

    颇有些感觉到命运的戏弄。

    “右金吾卫,如今已在太子掌控之中,分设五十四坊中郎将,对整个万年县管制,提俸禄,设食堂,以收诸将士之心。”

    房玄龄简单的说了一下,李世民对此并不惊讶。

    这些事情,他自然是早就知晓了。

    便也随口说了一句:“看来太子在辽东,确实搜刮到不少钱财。”

    房玄龄继续说道:“太子在辽东根基已深,现正不断铸造海船,听闻消息看,说是要开设海上丝绸之路。”

    李世民呵呵一笑:“海上丝绸之路,倒是有几分气概。”

    这个时期的海上贸易尚未形成大规模的财富积累,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李世民推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致力于恢复隋末战乱后的经济,鼓励中外交流。

    大唐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西域、中亚保持密切联系,而海上贸易则依托前朝开辟的航线,逐步拓展与东南亚、南亚乃至波斯、阿拉伯地区的往来。

    大唐初期的造船技术较前代有所进步,能建造载重量较大的“苍舶”,但远洋航行仍依赖季风和沿岸导航,尚未普及指南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