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35章:你二凤不敢做的事,我来做(2/6)

第135章:你二凤不敢做的事,我来做(2/6)

了:“魏王党这些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想尽一切办法,要来毁掉孤的名声。”

    都不用猜,感这么去进行谣传,除了他那位好弟弟,也就不会有别人。

    这是强行把魏征的事,安在他的头上。

    确实是挺让人恶心。

    魏征在朝堂的影响力很大,他的声望,可是骑在二凤的头上达成的。

    魏征丝毫不顾及圣人的颜面,经常直言进谏,只要二凤有不当之处,他都会当面指出。

    这么勇的行为,自然得到朝臣钦佩。

    不畏强权的劝谏,让他在朝廷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也被文人和官僚士大夫阶层所推崇,成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臣子形象和代表。

    当然,本身魏征也是真有才学的,当初在尚书省担任侍中,认真履行职责,在处理政务方面表现出了卓越才能。

    还参与了《隋书》等史书的编修工作,并且所撰写的部分内容被时人称赞为“良史”。

    魏征的名声不仅在朝廷内部广泛传播,在民间也备受赞誉。

    他的直言敢谏和为百姓谋福祉的行为,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可和尊敬。

    贞观之治毕竟是让大多数百姓吃上了一口饱饭,很多举措确实是魏征提出的建议。

    因为其节俭的风格,百姓们将他视为清官的代表,对他的事迹口口相传,使得他的名声更加深入人心。

    魏征以直言敢谏、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广泛认可而名声大噪,被誉为“千古良相”的代表。

    现在魏王党人,强行把魏征的死,归咎于去年太子的打击,自然会使得太子名声受到巨大影响。

    变成妥妥的大反派了。

    “殿下,此事可要禀告陛下,让左右金吾卫,把这流言压下去。”

    内侍文忠想了想,出了个馊主意。

    李承乾摆摆手:“要这么做的话,不是孤的事情,也成了孤的事情了。”

    这跟此地无银三百两有什么区别。

    文忠有些急:“总得要想点办法才好啊。”

    李承乾道:“这些暂且不同管,明日早朝后,孤亲自去一趟魏征府邸。”

    魏征是太子太师,也就是李承乾的老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