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晚明风华> 第八十章 安家(2/5)

第八十章 安家(2/5)

欲摇又止。

    “哇汪!哇汪!”朱寅脚下的小黑虎也不甘示弱的叫起来,奶凶奶凶的。

    雄赳赳的大公鸡,提着一只脚,金鸡独立的站在桑树和矮墙上,歪着脑袋傲视行人,忽然就引吭高歌。

    “喔—喔喔——!”

    它这一叫不要紧,一群母鸡呼啦啦的不知从何而来,围绕着骄傲的扁毛公子,咯咯咕咕的叫唤。

    农舍之间,是一块块星罗棋布的水田、旱地、菜园、桑园。

    田里的秋稻已经金黄,灌浆将满,快到收割时节了。

    更远的地方,是大片的水田和庄园。

    青草、泥土、稻香的气息混合在一起,清新如风,香醇如酒。

    穿着短褐,挽着裤脚,带着斗笠的农夫,正在田间地头忙碌,时不时抬头看看外来的客人,手搭凉棚。

    放牛的牧童骑着水牛,徜徉在溪边山脚,童子的笑声和老牛的哞叫在晨风中飘荡。

    距离村道最近的农家小院中,还传来机杼的声音。

    “唧唧…唧唧…”

    溪水边洗衣浣纱的农家女子,抬起不施粉黛的红润脸蛋,含羞带笑、略带好奇的看着路边的客人。

    然后又低下裹着头巾的脑袋,一边相互交谈,一边“啪啪”捣衣不止。

    有人挑粪浇园,有人挑水进院。有人门前纺纱,有人树下搓麻。

    当然,也有青衿士子,悠闲乡绅,在庭前吟诵看书,风雅有致。

    不远处的村学之中,书声朗朗,隐隐传来学童们的读书声,却是千家诗中的《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偶然在小门小户围绕之中,又出现一个占地很广的大宅院,朱门高墙,亭台楼阁,里面传来丝竹之声。

    东山上的兰若,溪水边的伽南,晒谷场边的戏台…还有祠堂、土地庙、石塔、磨坊、水车、牌坊、墓园…

    农夫、村姑、童子、书生、乡绅…还有走村串巷的僧侣、货郎、铃医、卦师、焗碗匠…

    当然,也有乞丐,牵着小猴子或者背着锣鼓的江湖艺人。

    虽是乡村,不比城中,却自有另一种热闹和生机。

    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