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晚明风华> 第三十五章 中原(4/7)

第三十五章 中原(4/7)

 ……

    朱寅等人沿着建州左卫的固定“贡道”南下。

    数日之后,终于看到了辽东边墙。

    所谓的明长城,就包含了辽东边墙。

    很快,就看到了雄伟的抚顺关城。

    朱寅看着高大威武、戒备森严的抚顺关城,没有一丝骄傲的感觉,反而有点鄙视。

    抚顺,抚顺,抚的顺吗?

    哈!

    花了两百年时间,耗费无数民力物力,砍光了辽南的森林烧砖,修建明朝版的万里长城,就是防备蒙古和女真的侵袭。

    真能挡得住?

    这就叫天子守国门?

    却说大明朝在辽东,对女真部落开放了两处指定交易的场所:马市。

    一个是开原关,又分南北。北关是叶赫部,南关是哈达部。

    一个就是抚顺关。

    关内是辽东都司,关外就是努尔干都司了。

    可惜,如今的奴儿干都司,其实就是女真人的地盘。

    这两处榷场虽然叫马市,但不限于交易马匹,只要不是铁器、硫磺、兵器、书籍等违禁品,都可以交易。

    但是要想进关交易,就需要敕书。

    所谓的敕书,是明朝颁发给女真贵族进贡、商贸的凭证。

    也是空白的官职告身。

    一道敕书,准许一人一马,由指定的“贡道”入关。

    所以,敕书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而且明朝默许,敕书可以抢夺。只认敕书,不认人。

    看似很高明的招数。

    于是,女真诸部为了争夺代表贸易权的敕书,打出了狗脑子。

    最后打着打着,相互兼并,反而越打越强。

    贸易手段,从来解决不了武力的威胁。

    此时的抚顺关外,聚集了千余人,都是女真部落前来贸易的人。

    可是,绝大多人只能在外面等候,却无法入关。

    能入关的女真人,只能是有敕书的。

    城楼之上,懒洋洋的明军士卒,脱盔脱甲,只穿着单衣,在阴凉地里凉快。

    看守城门的把总,袒胸露怀、大马金刀的坐在城墙下,吃着香瓜,扪着虱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