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文贼> 第571章 温玉的决择(2/3)

第571章 温玉的决择(2/3)

   这老头苦了大半辈子,当了大半辈子的华夏画艺术传承人。之前,所作的画作论幅销售,每幅一百到一千元不等。



    购买者大多是学校的老师和同事,购买的目的也是出于同情,贵为大学教授,却一直领着学校的扶贫基金。



    直到《舌尖》和《封神》的播放,在全球掀起了华夏热的热潮,他的一幅画在世界级拍卖会上,拍出了三百万美元的价格后,他的名字才被外界所熟知。



    一些外国艺术品收藏家研习华夏文化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对黄老先生的画一时间惊为天人,可以说,画中一草一木都有说法,一山一石都有典故。越是往深了研习华夏文化,越是觉得这幅画含意深刻,研究到最后都快魔障了。



    干脆结伴来到华夏,研究华夏画中讲究的意境是种什么体验。



    最后总结出华夏画中所谓的意境,不同于抽象派,宗教派那种肤浅的,不知所云的意义,华夏画的意境更类似于精神毒药,一旦深入研究就有一种不可自拔的愉悦感。



    那种深入人心的,难以名状的,让人浑身颤栗的爽点。



    他们见黄大师时,黄大师正在创作一幅画,只是笔沾浓墨,不用任何色彩,只是寥寥数笔,看似一团乱墨中,一头驴子便跃然于纸面。



    那驴子没有眼睛,没有鼻孔,没有光线变换,但任谁来看,都是生机勃勃,活灵活现。



    二人当时将黄老奉为天人,苦求黄老再给他们画一幅画,意境越深奥越好。并当场表示,愿意出资一千万美元求购。



    黄老缺钱,他需要钱来维持他的艺术创作,也需要知名度来吸引更多的华夏学子来跟他学习。经过慎重考虑后答应了这二人。



    于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创作出这幅名为《千山宿雪》图,画一收笔,两个外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欣赏起来。



    这幅画给他们二人的感觉就是冷 ,这是最表层的体验,再深层次就是孤寂,又是那种说不出来的孤寂。



    这种意境,这种感觉是西洋画永远也表达不出来的情感。



    一千万,毫不拖拉,当时转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