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宁效高贵乡公死 不做常道乡公生(2/6)
事就会按自己的意思来。
不久前,尔朱荣上了一道奏折:陛下,我的参军许周不知天高地厚,对人说我应该加九锡了。我把他狠狠臭骂了一顿。
元子攸明知尔朱荣是什么意思,却故意不理会对方提示,而是批复:爱卿实乃千古忠臣。吾心甚慰。
——这批复把尔朱荣和他的幕僚们气得不轻。
当时,尔朱荣趁着平叛机会,把河北、河内、关中、陇西地区的官员,大多数换成了自己人。
元子攸的亲信主要在河南地区州郡任职。
尔朱荣上奏说,河南地区官员都与南梁有勾连,应该换掉。
元子攸直接批复:如果天柱大将军不想做人臣了,那就来洛阳取代朕;如果还自认人臣,那就别想动河南的官员。
——话说到这份上,也就表明,元子攸不在乎翻脸。
爱咋咋地!
尔朱荣天生是做大事的性格,身边之人从不顶撞他。
他自认英雄豪杰,对元子攸的本事看不上,但对元子攸这种不怕死的倔强劲,却有些欣赏,在内心高看一眼。
毕竟,元子攸不仅是皇帝,还是自己女婿。
有鉴于此,尔朱荣身边的谋臣们都说:指望皇帝配合,给天柱大将军您加九锡、假黄钺、赐天子旗冕……好像不大可能。
他们都建议尔朱荣对元子攸直接下手,强行走程序取代后者,登基称帝。
尔朱荣却总是下不了决心。
这时,还有另外一件事对尔朱荣产生了很大影响:女儿(皇后)尔朱英娥怀孕了。
尔朱荣有时生出一种思路:女儿诞下皇室血脉,那也是自己血脉。
女儿血脉继承大统,与自己坐上皇位、传承江山,好像也是一回事!
女儿传下的血脉,与儿子传下的血脉,似乎也没区别!
还有,关于大统姓氏问题,拓跋皇族改姓“元”,不也说改就改了!
尔朱荣觉得:儿、女传承差不多,姓氏更加不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