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霸主奋起 枭雄蛰伏(2/5)
。
排在萧西风名单第二位的高欢,此时则作为六镇叛军降户,在河北幽州就食。
排第三的宇文泰也好不到哪去。他的父亲、两个哥哥战死,只剩他和哥哥宇文洛生两人,作为六镇降户,也在幽州上谷郡就食。
像高欢这些降户异地就食,都是拖家带口的。
当时被俘军士二十多万人,分流了一部分在当地。
被迁往河北幽州、瀛洲、冀州就食的降户,俘虏军士加上家属,总人数加起来超过60万。
朝廷只得扩大就食区域,将他们分派到河北十几个州郡里。
高欢带着媳妇娄昭君及长子高澄、长女高环儿。
姐夫尉景、连襟段荣两家人十几口,也都在一起。
此时的北方军镇都已改镇为州或并入其它州,原来的军户都改籍为平民。
军户与平民的区别,主要在三点:
1、军户男丁一出生就登记在册,无故不得离开住所地“党”。
北魏“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所谓的“三长”,是乡村治理最基层小吏。
“党长”管理125户人家居住的村落。
军户男丁走个亲戚,都得党长批准,发给路条才行。
平民则可以自由迁徙。
2、军户男丁注定是职业军人;
平民男子只需一生服两次徭役:一次在县或郡城,一年;一次在首都或边疆,也是一年。当然,平民可以自愿申请转为志愿兵,当职业军人。
3、军镇按人头给军户分配土地,自耕自食,不纳赋税。
而平民有两种赋税负担:田亩税(土地税)、丁税(人口税)。
贵族、高官、士子依照法律免除或减少赋税,这是历代王朝法律的共同点。
这种规定导致一遇灾荒,平民收成抵不了赋税,就会将耕地卖给特权阶级,成为佃户。
土地逐年兼并、集中,朝廷税源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