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气数(2/6)
六镇起义爆发后,元义每天忙得头焦额烂,体会到权力太大不是什么好事。
慢慢地,元义感到精力不济、失去心气,萌生卸除部分权力的念头。
胡太后察觉到了元义的现状,感到机会正在向自己靠近;
皇帝渐渐年长,满15岁后想法也多起来。他对元义操控自己有了抵触情绪,琢磨着怎样改变傀儡地位。
老奸巨猾的丞相元雍对元义、皇帝、胡太后心态变化一清二楚。于是着手调整策略。
在元雍运作下,皇帝、胡太后、元雍有时一起聚谈。慢慢地发展到讨论扳倒元义的计划,并开始付诸落实。
第一步,皇帝借口六镇平叛为当务之急,希望元义专注于平叛军务,辞去领军将军之职,由元义亲信侯刚接任。
元义没有反对,上奏请辞领军将军一职。
皇帝下诏,允许元义辞去领军将军职务,同时晋升他为骠骑大将军,以示嘉许。
元义成为唯一的大将军,是名副其实的军队最高统帅。
皇帝又以内臣、外臣有别为由,顺便解除其侍中职衔。
侍中是权力核心的起点、基本要素、标志。没侍中职衔,不奉诏不得进入皇宫。
第二步,接任领军将军不久的侯刚被调任冀州刺史。
他还没赴任,又接到新诏书,被降为征虏将军。随后莫名死在家中。
左卫将军皇甫度任领军将军。他是胡太后的亲舅舅。
第三步,刘腾的接班人、太监总管、光禄勋贾璨,被调任济州刺史。
贾粲走到半路被人杀死。凶手逃走。
第四步,领军在外的元义之父元继被调入朝,担任太尉,失去兵权。
525年正月,元义心腹、安东将军、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举旗造反,自称“宋王”。
元法僧之所以反叛,是收到来自洛阳的密报:自己的后台元义恐怕要倒了。
皇帝元诩诏令安乐王元鉴率大军讨伐元法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