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做戏(2/5)
前更强大,而魏国在水师组建、募勇、训练方面,进步应该不太多。
这时候,皇帝拓跋宏却忽然提出渡江作战、一举覆灭南朝。
——凭什么?
如果对方不是皇帝,大伙都想质问一句:您哪来的底气?
就连李冲也有些被搞糊涂了。
皇上您啥时候说过要渡江了?
再说,就咱们那家底,拿什么渡江?
他实在憋不住,便出列,抱拳躬身道:“禀陛下,开疆拓土、灭蛮平夷这些事,本来是我等臣子们的职责。陛下坐镇中枢、运筹帷幄就好。现在,陛下以金贵之躯亲征,这是打我等的脸啊。”
做了上面铺垫后,李冲直奔主题:“而且,微臣认为,此时南伐,有三不妥。”
“三不妥?”拓跋宏的脸黑了下来,问他:“是哪三不妥?李爱卿说来听听。”
李冲拱手答:“请皇上恕罪。第一不妥是季节不对。现在秋雨绵绵,阴冷潮湿,咱们北方军队到了南方,战力下降许多。无数史实证明,冬季结冰后才是咱们铁骑南下的最佳时机;第二不妥是咱们的水师还没准备好。贸然渡江,难有胜算,风险极高;第三不妥是南齐国主才薨,礼不伐丧。咱们正在引进汉儒学统,如果陛下遵循这条,必定得到南朝士人敬重。”
拓跋宏正需要有人制止自己此时南征,而且需要他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李冲列出来的“三不妥”,实在是说到了点子上。
不过,既然是演戏,那就得把过门、引子、初热、相持、交锋、高潮、收场全套演齐。
拓跋宏于是道:“辅国将军此言差矣。时令转换本就算计在军机之中。此时雨季就快结束,待咱们大军行至淮河一线,正好雨住风转,冰冻河船,便于我军一鼓作气攻到长江边再说。至于礼不伐丧,《论语》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李爱卿担心纯属多余。”
拓跋宏反驳李冲的一番话,大家都听得出近乎强词夺理,但都不便出头为李冲大人帮腔。
李冲便硬着头皮道:“微臣恳请陛下三思。微臣